他像一尊雕像般静静地注视周围的一切,内心渐渐变得安宁。
风从他的旁侧呼啸而过,有些刺痛,又有些飘逸之感。他是个容易满足的人,这样的惩罚对他而言倒是一种难得的体验。
在寂静的笼罩中,世界忽然就变得可爱起来。他能够清晰地听见秋叶簌簌落地的声音,还能分辨不同的鸟儿传来的或远或近的问候。走道上每隔三五分钟都会过去几个人,他们或诧异他傻傻的站立姿势,或抛给他一个同情或者鄙夷的笑容,或完全忽视他的存在,径直地走过去。
他假装对这一切无动于衷,平静的脸上没有半点表情,感觉着自己正在扮演一棵树:树总是百年不变地保持着站立的姿势,仿佛没有任何感情,但细心的朋友就会发现,每一棵饱经沧桑的树,都在无时不刻地用那微颤的枝条,沙沙的树叶,以及日益粗糙的躯体向人们展示着它的成长与蜕变。
他注视着前方,那是一棵树,一棵神秘而又朴实的树,一棵于幽静中散发着无穷魅力的树。
他想着,在诗人的生活里一定少不了注视与思索。在深沉的注视里,思索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情感流露。然而注视却并不会在任意的一个场合里发生,就说这愈加匆忙的世界,人们或兴高采烈地从事着五花八门的狂欢活动,或面若死灰地进行着忙忙碌碌的生活奔波,曾几何时,岁月便逐渐地成为人们止不住的脚步。但是注视却一定要在幽静的环境和安宁的心境中才会来得真切。
注视成就了诗人,而诗人成就了生活。
在物质文明极端匮乏的时代,科技为人们带来了生存的保障;而在精神文明极度稀缺的社会土壤里,为人们带来幸福生活的却只有诗人。
但在现代的人群中,太多的人过着没有诗篇的生活。
所谓诗人,并不一定指那些在几句低吟浅唱后收获稿酬的人。诗人的使命,在于发现生活角落里隐藏的美与和谐。在快乐的社会里,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诗人。
他静静注视着匆忙路过的人们,真心地希望他们能够停一下脚步,看看远处那苍茫的天空里富于变化之美的色彩。他真心地希望他们梳理一下溢于言表的浮躁,触摸那在萧瑟秋风里蕴含着的无限宁静。
他静静地注视着,等待心灵与自然的再次交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