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有时是浪费作文

时间:2021-08-31

  我们知道节约是一种美德,但有时节约也是一种浪费。看看下面的范文吧,也许对你有帮助哦。

节约有时是浪费作文

  【节约有时是浪费】

  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节约一直是我们提倡的行为规范,课本中、电视中,以及老师和父母的教导中随处都可看到、听到。节约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一种传统的美德,它的目的是为了不浪费,然而,有时节约也能成为一种浪费。

  比如你在北京租房子,有的房东跟你要暖气费,还必须一下子交三个月的。你嫌价格太贵,于是就放弃,决定去租没暖气的房子。然而到了冬天,没暖气的房子实在太冷了,连屋里都滴水成冰,暖壶身上也是薄薄的一层冰。在这样的屋子里,你穿着单薄的衣物坐不上三分钟就发抖,常常披着被子上网。为此,你花两百元买了件羽绒服,还买了保暖内衣。同样,你盖着单薄的被子无法安然入睡,为此,你花了一百元买了床棉被。可是,你依然觉得冷,就听朋友建议花几百元买了电暖气。虽然你每天就开几个小时,虽然热量马马虎虎,但几个月下来,你发现电费已经十分惊人。而且,你搬家时,嫌电暖气拿着麻烦,就50元钱卖掉了。仔细算算,为了过冬,你是节省了还是浪费了?

  北京房屋出租供不应求,价格自然水涨船高,一个小单间都要上千元。一些上班族为了节约房钱,就选择那些条件差、价格便宜的房子,里面没有冰箱,没有洗衣机,没有淋浴间,也没有做饭的地方,更别说像样的家具了。住进去后,你觉得生活不方便,不得不自己买了书架、地毯、电脑桌,没有洗衣机,也不能做饭、洗澡,你就经常在外边吃饭,隔几天去次澡堂,还常常把大件衣服拿到干洗店去洗。在一次聊天中,你发现自己的住房支出竟然高出那些租好房子的人。他们的房租虽然贵,但各种设施一应俱全,洗澡不要钱,洗衣服也不要钱,还可以自己做饭,他们搬家也轻松,而你还要为那些家具找搬家公司运走还是要卖掉而不知所措。

  还有的时候,我们想在这方面节约,也确实达到了这样的效果,在这方面节省了很多钱,然而,你却在另一方面造成了浪费。这种顾此失彼的情况经常发生,比比皆是。面对节约的“显著成果”,不知是喜还是忧。

  一个小公司里要搬新址,老板不舍得花几百元请搬家公司,他想公司里那么多的员工,让他们干不得了?于是,老板一声令下,大家在不情愿的情况下放下手头工作去干活。干了一会儿,一群女孩缠着老板说:“我们太渴太累了。”老板就去给大家倒水,但几个女孩心里很不舒服,笑着说:“给你出力,总不能请我们喝开水吧。”老板也觉得自己太抠门,影响自己的形象,也打击大家的积极性,于是下楼买了一百多元钱的饮料。中午吃饭时间到了,老板很纠结,一双双眼睛看着他,那意思谁都明白。平常大家都是叫外卖,十块钱一份的那种,如果今天再让大家吃盒饭,也太不像话了。老板便说到饭店请大家吃饭,一桌菜还有十几瓶啤酒和饮料又花了几百元。不幸的还在后头,由于一些东西太重,某男士搬东西不慎跌下楼梯,人受伤了,由老板花钱去医院包扎;东西也摔坏了,还得去维修。忙完这一切,老板叫苦不迭,后悔要是花点钱找搬家公司该多好,不用请客,摔坏东西还得赔。想想看,虽然小老板没花钱请搬家公司,使用了免费的劳动力,但却在人情等其他方面花了很多钱。

  不只他,很多人也是如此,嫌搬家公司贵,就找熟人,劳务费是省了,请客吃饭的钱却上去了,而且东西摔坏不能指责也不能让人赔。

  在热播电视剧《我是你兄弟》中,邓超饰演的马老二在改革开放初期注册了自己的搬家公司。张嘉译扮演的马老大嘲笑说:“大家都有亲戚朋友什么的,谁花钱找你们搬家?”马老二就笑着说:“你落伍了吧,这是为他们省钱,而且有安全保障!”

  总之一句话,节约要考虑成本支出,要看看这样节约值不值。必须明白,节约不是目的,而是结果。如果实现了节约目的,却在另一方面造成浪费,这样的节约没有任何的意义。因此在进行节约之前,做一个成本考量很有必要,看看这样做需要多少人情、时间、金钱和体力的支出,能否达到节约的效果,如果所付出的成本太高就要另作打算。

  【为什么越花钱的人越有钱】

  生活中总有特别的发现:那些从小就大手大脚地请朋友吃饭或花钱的人,到现在依然有条件大手大脚地花钱,而那些每次一到付款就往后躲的人,多年之后,依然过着拮据的生活。

  这也许就是生活的怪圈,越花钱的人越有钱,越不舍得花钱的人越穷。

  为什么会这样?我想还是思维的视角问题。不喜欢花钱的人总在想,等以后钱攒多了再消费,想的都是等有了钱以后怎么样。从小我们接受的教育都是钱是省下的,越节俭的人,越有钱,其实,那是计划经济的产物。那个时候,每个人获取的都是定额的财富,唯有节约,才会余下更多。斗转星移,如今,人们的财富来源多元化,赚钱的概念已经覆盖了省钱的意识。

  但我们的生活中,节俭的人太多。他们把能省下的都省下,能少开支就少开支,能存银行就存银行,存银行的钱,可以说占到了自己财富的80%以上,而富人呢?他们银行里的存款占到自己财富的1%都不到,这些钱也只是为了自己近一段时间铺张花费的开销,其他的钱,绝对不会放在银行里,不但不会,反而会想方设法从银行里贷款出去周转。

  银行是什么?银行就是一个把不喜欢花钱的人的钱聚集起来,给那些喜欢花钱的人花的地方。所有主张节俭、少花钱的人的钱,都是被那些喜欢大手大脚花钱的人所花着,令人不解的是,这些人还越花钱越有钱。

  因为他们想的是如何才能赚到钱,而不是想:有钱了之后才怎么样。就这一个差距,使得富人赚钱的点子、路子、方法越来越多,而这些都伴随着其欲望和野心而成长着。他们迅速调整着自己的工作,调整着自己的事业,进而把自己喜欢的东西买到,过着别人望尘莫及的生活。

  “去花钱!去消费!”马云在他对全体员工加薪的内部邮件中一连用了五个惊叹号,这封被曝光的阿里巴巴内部邮件着实让业界吃了一惊,在经济大环境面临困难时,阿里巴巴公司仍然做出了2009年加薪计划——唯一的例外是包括副总裁在内的所有高管全部不加薪。

  为什么拥有数亿资产的马云对领着几千元工资的年轻人如此倡议,其实马云是想让年轻人记住,不要按照你的收入来过日子,这样能使你自信。想象如果你现在穿着你喜欢的衣服、喜欢的鞋,挎着自己喜欢的包,是什么感觉?肯定比现在自信很多倍!而自信带来的价值呢?是你的能力的成倍的增加。自信可以让一个人更乐于表现自己,进而有更好的心态,有更好的外在积极的环境,也就会有更多的朋友愿意与你交往,自然机会也就会更多。

  马云的号召是有道理的,改掉以前舍不得花钱的习惯,以“如何做才能赚到钱实现愿望”的思维来思考问题。钱只要不浪费,所有花的都是合理的。

  但,如果你不喜欢花钱,那么,结果就只有一个,那就是你的钱让别人来帮你花。

  【和“鱼翅”讲讲政治】

  和“鱼翅”讲讲政治,这个可以有。

  “听讲”的当然不是鱼翅本身,咱没吃过鱼翅也不至于傻到如此。官员滥吃鱼翅,由来已久,在饮食场、交际场,或明或暗地存在着一个“鱼翅江湖”,它才是“被讲”的对象。——当然也不妨这样理解:在“鱼翅”的问题上讲讲政治。鱼翅消费本关乎经济、社会文化,但在我们这里,由于公务接待的“沾染”,情境变得更为复杂。

  现在,局面突然出现简单化的趋势。既然“公务鱼翅”横行霸道,那就先动它。

  在近日推出的《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中,有着诸多亮点,但无疑,人们最容易记住的是“鱼翅燕窝”。这不是一个高尚的名称,但一定是高贵的字眼,由它,可以涵盖诸多寻常百姓怎么想都想不出的高档食物。

  《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第十条规定,工作餐应当供应家常菜,不得提供鱼翅、燕窝等高档菜肴和用野生保护动物制作的菜肴,不得提供香烟和高档酒水,不得使用私人会所、高消费餐饮场所。

  公众习惯称之为“公务接待新规”。而某种意义上,它的新旧与否,就在于有没有禁止鱼翅。很显然,鱼翅既然成为一种规格或象征,那么高层籍铁规剥夺官员“食翅权”,自然也是释放强烈信号。强硬“治嘴”,提升新规的可操作性,回应民意期待,俱在其中。

  别忘了,剥夺官员“食翅权”,也是一种政治承诺。2012年6月底,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明确表示,将在三年内发文规定公务接待不得食用鱼翅。对这一表态,公众极其感兴趣,视为中央层面开始在“治嘴”问题上具体化、务实化的明确迹象。

  如今,一年多一点,“禁翅令”就铿锵落地。而提前兑现承诺,又与众多网友“三年太久只争朝夕”的意愿合拍。人们如此对“禁翅令”加以十二分期望,源于对官员的饕餮大嘴的憎恶。以“治嘴”视角看,鱼翅的被禁止,肯定不是最难的一件事。当然,“治嘴”无易事,当年“四菜一汤”的无疾而终就是明证,但是在诸多需要发力推动的事体上,“禁翅”有压倒一切的需要。

  回到前述,我们面对的“鱼翅江湖”,是公款吃喝的最高境界。这不仅是指食欲上的贪得无厌,亦指“抵御”监督上的伎俩无穷。宴必鱼翅,偷吃也欢,不少官员是要靠鱼翅挣面子。

  商务部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自八项规定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倡议出台以后,鱼翅营业额下跌70%,鲍鱼和燕窝的销量下降40%。官场之外的鱼翅消费并没有被禁,这个数字,令官员是“翅客”主力军的推测坐实。

  而法新社报道也提到,资源保护组织皮尤慈善基金会的鲨鱼专家安杰洛说,中国内地和香港的鱼翅消费都在大幅下滑,“这与中国政府的反腐行动有关”。

  鱼翅消费者,非贵即富。鱼翅消费的风向,如此受“公务鱼翅”所影响,其实没有出乎意料。

  当制度的利刃一刀刀刮去消费鱼翅的“流毒”后,我们无法不相信这一点:先予以制度性“治嘴”,直接抓住要害,比运用经济、文化等手段慢慢“调控”,更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既然,在中国当下,解决“公务鱼翅”问题就会一下子改变局面,有什么理由不选择让制度马上“披上盔甲”呢?

  谁都不能否认,在鱼翅消费骤降的情况下,制度的乘胜追击,是一种政治智慧。

  无疑,国际上,包括国内近年来兴起的“拒吃鱼翅,保护鲨鱼”行动,打上的是非政治性标签。企业家、明星们的奔走呼吁,广告口号“没有消费就没有杀戮”在文化意义上的直指人心,亦见效果。但是就“受众”而言,显然,被我行我素的官场风气所裹挟的爱翅官员不容易听得进去,如果鱼翅能带来仕途帮助和其他利益,他们为什么要听从那些温柔的劝告呢?

  说到底,官员拒绝吃鱼翅,也应该是一种政治操守。如果他们不能自觉拥有这种品质,根本的出路,还是在于制度的出击。和“鱼翅”讲讲政治,更重要的是向贪婪之嘴亮剑。这和反腐本一个道理。

  让鱼翅成为“鱼刺”。这种事,想想就很有快感。

  这不是阴暗的诅咒,而是——制度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