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他的名字对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来说,都不陌生,在我们的教育成长之路上,可以说都曾得到过他卓越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精神的滋养。
从这本《给教师的建议》娓娓道来的文字中,我懂得和彻悟了一个教师所应明白的道理:教育需要智慧;教育需要艺术;教育需要经验更需要技巧,还需要为人师者付出爱心与真心进行“人文”教育。让我敬佩的是,他当年所阐述的很多教育理论,在提倡素质教育的现在,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它们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它理性和实践的光辉。这本《给教师的建议》是专门写给小学教师的,书中没有生硬的说教,没有空泛的大道理。在书中的字里行间,在每字每句里,都渗透着苏霍姆林斯基对学生的真爱。他在给教师的每一条建议当中都结合了他自己多年教学当中生动感人、令人信服的教育事例。他对教育的阐述形象精准,加以精辟的理论分析,一针见血地点明了教育的真谛。为在教育工作中遇到迷惘感到困惑的人们指点了迷津,使我们感到贴心和温暖,也找到了前进的方向。通读全书,感悟很多,但总的来说,我认为苏霍姆林斯基是真正为学生着想的大教育家,他的教育是为“人”服务的,是为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服务的。从他的文字中,我们随时感到他的道德、信念教育是与情感培养、美育乃至智育非常和谐地统一起来的。苏霍姆林斯基格外重视德育,力求让孩子从小就有鲜明的是非观和羞耻感。他说:“羞耻心是对于卑劣的,丑恶的东西的强有力的抗毒剂;形象地说,它是能浮载荣誉感,良心和自尊感的大船的深水。如果一个年轻的公民,没有早在他的童年时代就体验到对卑劣行为的蔑视和为别人的痛苦分担忧愁,那就难以设想他会有成为一个好人的志向。” 苏霍姆林斯基善于利用一切小事鼓励孩子们善良的念头,帮助孩子们体验正义的思想取得胜利的心情。苏霍姆林斯基耐心地培养着孩子们的道德情感,道德情操和道德信念,始终坚持在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育中,德育居于首位。这种教育理念在我们今天看来,也是非常可取的。
在培养智力方面,苏霍姆林斯基自始至终屏弃死记硬背,强调思考的重要性。他认为,只评价学习的最终成果,而忽视学生的勤奋、努力程度,这是不公正的。不能把评价变成威胁人的东西,任何时候评价都不可变为贬低个性的手段。“学习、上课、完成作业、经常得到分数——这一切绝不应当成为用来衡量、评价一个人的惟一的、概括一切的尺度……如果在教师看来,他只是一种头脑里被填塞知识的生物,他就不会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如果一个人不能宣告自己的存在,不能在人类心灵的某一领域成为主宰者……那么,所谓的人就是不可思议的。” 这一段话可以说是振聋发聩的,对照素质教育,这不就是素质教育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吗?可我们在这方面到底做了多少呢?恐怕还是说得多,认识的多,但实际上孩子们还是挣扎在学海题海中难以自拔,或是在老师设计的学习程序中机械地完成着记忆的训练。 苏霍姆林斯基在文章最后说了一句话:“在其中倾注了自己的智慧,自己的话的思想的教学方法是最好最有效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值得我们研究和探索一辈子的,我们有太多的方面要向这位教育理论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