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时,奶奶下葬了。是一块好墓地。
——天黑之后,送葬的大人们一一散去。
——但,青铜和葵花却留下了。无论大人们怎么劝说,两个孩子就是不听。他们坐在奶奶坟前的干草上,互相依偎着。
——青铜手里提着纸灯笼。纸灯笼的亮光,即照着奶奶坟上的新土,也照着他们脸上被风吹干了的泪痕。
这就是曹文轩的文字,朴实干净,那么真,那么纯。读他的书,就像在炎热的夏季,泡一杯清茶一样,虽淡却令人口齿留香。《青铜葵花》,一篇美到忧伤的故事,两个纯到心疼的孩子,三次痛到揪心的流泪。
使大麦地人奇怪的是,一夜之间竟多了一个名叫葵花的女孩。更使我们奇怪的是,大麦地人中最穷的青铜家竟收留了她。此后,白天,夜晚,晴天,阴天,总能看到,哑巴哥哥青铜和乖巧女孩葵花在夏天的田野上走动、嘻闹,大麦地人的心里荡起微微的波澜,那波澜一圈一圈地当开去,心便湿润起来,温暖起来,纯净与柔和起来。
野了一个夏天的孩子们,忽然想起,再过几天,就要开学了。这些天,青铜家被沉重的包袱压着,每个人的笑容都被稀释,取而代之的,是无限的烦恼。
——青铜已经十一岁了,不能再不去读书了。可葵花已经七岁,也到了上学的年龄。他们最终决定,今年先让葵花上学,却一口被葵花拒绝。大人们说,抓阄。葵花先抓,睁眼一看,一颗红的代表读书的银杏,正安静地躺在她汗津津的掌心里,青铜将手伸进瓦罐,摸了一阵,将手拿出瓦罐,然后张开,掌心里,是一颗绿色的银杏。
他笑了。但分明已含了眼泪。他永远也不会说出这里头的秘密。
那是我第一次为他们流泪,泪水浸湿眼眶,视线渐渐模糊,再也看到后面的文字。他太好,太好。明知自己想读书,明知自己的年龄必须读书了,明知葵花不是他的亲生妹妹……却居然还在抓阄里做手脚,让葵花顺利读书,他好的让人心疼。
生活从此更紧张了,一家人变着法子挣钱,连年迈的奶奶,都努力地编着鞋子。终于有一天,奶奶对全家人说:“我该走了。”奶奶指的,是她去东海边她的妹妹那里。奶奶想,她去妹妹家住上一段时间,就会省出一个人的口粮来。还有,妹妹家那边,是个大棉区,她想弄些棉花回来,给青铜和葵花做棉袄棉裤。银发飘飘,船载着奶奶走了。可过了一两个月,奶奶始终没有自己回来,爸爸的表兄,把奶奶送回来了。爸爸从表兄的背上将奶奶抱起,心里咯噔一下:奶奶轻的像一张纸!与奶奶一起回来的,还有两大包棉花。那棉花之白,让看到的人都怔住了,都说,没有见过这么好的棉花。
直到那一刻,眼泪再次涌出,洒在书本上,湿润润的纸页,湿润润的心情,湿润润的,奶奶的爱。
奶奶去检查了,出来的结果,需要一笔天文数字。葵花明白,她是家里唯一一个吃闲饭的人,她的存在,使奶奶不能去治病。所以,她考砸了期末考试,她要去江南捡银杏,她以为她是一个可以赚大钱的人。青铜家开始提着纸灯笼,在田野徘徊,却再也没有看到葵花消瘦的身影。
葵花捡的比谁都认真,终于,她决定返航,她急着看她体力不支的奶奶。于是,带着她赚的一叠厚厚的小面额的纸票,回到了家乡。奶奶已经滴水不进了。但老人却坚持着,她在等葵花回来。她微微睁开眼睛,用尽力气,给葵花一个慈祥的微笑。奶奶像伸出手抚摸葵花的脸,却再也没有力气了。仅仅过了一天,奶奶就走了。
——黄昏时,奶奶下葬了。是一块好墓地。
——天黑之后,送葬的大人们一一散去。
——但,青铜和葵花却留下了。无论大人们怎么劝说,两个孩子就是不听。他们坐在奶奶坟前的干草上,互相依偎着。
——青铜手里提着纸灯笼。纸灯笼的亮光,即照着奶奶坟上的新土,也照着他们脸上被风吹干了的泪痕。
那是第三次为他们留下的眼泪,那是多慈祥的一位奶奶,那是多坚强的一个家庭,可被现实的生活撕得四分五裂。是的,他们是穷苦,他们是苦难,可也只有他们,才拥有这世间最最单纯的亲情,最最感人的亲情。他们很简单,他们很平庸,他们却很真实,拥有最干净的灵魂。
来年春天,遍地的向日葵开满了大麦地。葵花走了,奶奶去世了,故事完结了,感动却仍在心头蔓延,蔓延。
那是我第一次理解了苦难,也终于懂得了,生活坏到一定程度就会好起来,因为它们无法更坏。也让我相信了,我也可以像青铜葵花一样,面对种种苦难,用一颗单纯的心,便可以化解一切。
我一直都在抱怨,为什么学习这么累,为什么生活这么苦。可是,青铜葵花都没有钱去学习,他们的生活甚至只有苦,他们仍能生活的那么快乐,富足。我还在追求什么呢?每个人拥有的,都是不一样的呀,上帝绝不对亏待任何一个人呢的,我坚信。
感谢让我在这个琥珀色的夏天遇到了你们,青铜,葵花。
听我说,莲花池里最干净的那两朵,是你们,青铜,葵花。
听我说,我只想让全世界都知道你们有多好。
听我说,全世界的春暖花开只为你们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