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观后感

时间:2021-08-31

泰坦尼克观后感汇总

  泰坦尼克观后感1篇

  1912年4月10日,被称为“世界工业史上的奇迹”的“泰坦尼克号”从英国的南安普顿首航美国纽约;4月14日晚上11时40分左右,铁达尼号在大西洋北纬41度46分、 西经50度14分处,撞上冰山,并在两个半小时后沈没。

  当97年《泰坦尼克号》中国公映时候,作为小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美国大片的感觉还是记忆尤新,记得那时候还在读初中,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讨论着这本来势汹汹的大片,我们的英语老师还专门抽出一节课的时候和我们聊这部电影,看第一遍时还是那时候刚刚流行的录象带,班里几个同学男男女女都到了我家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把电影看了,应该说那时候除了Jack为裸体的Rose画画和沉船前情侣的缠绵看的我们这些初中生面红耳赤之外,整部影片都使自己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尽管漫长的前奏稍显烦琐但直到沉船的那些片段还是看的让所有人是惊心动魄。

  很难把这本影片归到哪一类,爱情、灾难、悲剧、人性、艺术、甚至海底考古都有所涉及,有的人感动于Jack与Rose的凄美爱情,有的人感动于沉船前“妇女儿童先上”的人性光辉,有人感动于沉没最后一刻亲人间的生死离别,有人感动于小提琴师在恐惧和绝望中最后拉的《Nearer My God》安眠曲,也有人感动于满面皱纹的老Rose在回忆这段不堪回首的往事时候的怅然若失,总之James Cameron的煽情片段吸引了怀抱这种心理去看这本电影的人,不得不承认去看《泰坦尼克号》时是将自己作为这首巨轮上的一名乘客的角度去看的,当你如实的感受到海水无情地涌入泰坦尼克号,而耳边充斥着人们或绝望或坚定或信仰的面对死亡的态度时候,自然能深刻体会到“生死两茫茫”的滋味,海水无情人有情,面对死亡,可以让生命的价值变得伟大——站在这样的一个高度,我们来观望自己的生活,就会发现许多的感慨与唏嘘。如虫子一样平凡的人太多,能够居处于现实而超脱现实的人太少了。太多的人在生命终结的时候都是抱着一个缺憾离去的,所以,我们在生活之余,亦该反省自己的生活。

  《泰坦尼克号》还原了百年前的浩劫,通过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来唤起沉睡在深深大西洋海底的记忆,在我看来这深深的海底下的残骸不是一堆荒芜的废铁,而是一座沉寂在海洋深处的墓碑,承载着那几千遇难者的生活、情感。

  《泰坦尼克号》之后出来的关于泰坦尼克号海底考察的记录片,更令我无法对这本电影作为一般的商业片看待;一个是还原的历史灾难,一个是如今沉没在大西洋海底的残骸,两者的完美结合把现实和历史相互映照。

  特别喜欢影片的最后一段情节,回忆了过去的老Rose在夜深人静之际走到了探险船护栏边,她突然感到百感交集,因为她脚下深深海底的泰坦尼克号正是见证着她和Jack爱情地方,一种莫名的力量使她地爬上了护拦,海风吹拂着苍老的脸膀,隐约中掏出了口袋中的海洋之心,却一不小心掉到了深海,老人有些失落但马上又感到一丝安慰...

  那一晚Rose睡的特别安详,在梦中她似乎又回到了泰坦尼克号上,在众人的欢聚下和Jack拥抱在了一起。

  泰坦尼克观后感2篇

  《泰坦尼克号》唯一一部让我看了潸然泪下的电影,作为一部享誉世界的伟大巨作,也许有的人没有看过,但决没有人没有听说过。看完后我的脑海中出现了两个问题,爱情是什么?人性是什么?听着那首回味无穷的曲子《my heat will go on》突然我恍然大悟。

  在泰坦尼克号沉没之际,有的人不顾一切的逃命;有的人为了绅士风度宁可死;有的海警如天使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护他人的生命;有的音乐家心甘情愿的死去化作一阵音乐安慰他人;有的人阴险狡诈利用他人保护自己……而主人公道森和罗丝紧紧的更跟在一起不离不弃放弃一次次逃生的机会。这些在旷野中闪耀着的人性之光化为一阵风,赶走人们心中的恐惧,化为一股暖流,温暖人们冰冷的心灵……他们不断感染着着我们,没有一束人性之光可以在我们心中烟消云散的。

  在这个故事有两个人让我记忆犹新,他们正是杰克和罗丝杰克不顾一切保护了一个他只爱了两天的人,不论有多大困难,都是如此。最后在浮板上他坚决把生的希望留给了罗丝让他好好活着。

  谈情,我不懂,说爱我更是一窍不通。但我知道一点患难见之情,最美的爱情往往是最可悲的,充满遗憾换句话说:“杰克和罗丝的爱情在最美丽,最制热,最灿烂的时刻结束了,才给人们留下了是最美的记忆与遐想。”

  在我的记忆中还有一些可悲的好人,一位母亲在跟两个孩子在临死前讲故事;有个船长为了赎罪,奉献生命稳住船身;一对老夫妇紧紧的抱在一起;一对对青年男女拼命挽救对方的性命,结果只有可悲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