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高中作文

时间:2021-08-31

秋色高中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秋色高中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秋色高中作文1

  读着欧阳修的《秋声赋》,“其色惨淡,烟飞云敛;其容清明,天高日晶”“其气凛冽,砭人肌骨”,凄凄惨惨,句句动情,而毛主席笔下的《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则充满一往无前的英雄豪迈之气,洋溢着革命浪漫主义情怀。或许是我天生的多愁善感吧,当两篇诗文在我脑海交织在一起时,我疑惑了,秋天,它到底是个怎样的季节?

  向秋天寻找我心底的疑惑。刚出门,柔和又带点寒意的秋风钻进脖子,此时明白,秋天到了,沿着公园小道走着,前面一簇枫树林,远看像燃烧的一团火,燃在这个微显沧桑的天底下,风吹过枫叶像收到了什么指引,十片,二十片地围在一个方向旋,像是一群蝴蝶在这儿嬉戏玩耍着,红色,是我的第一反应,像初升的太阳,像傍晚的夕阳,秋天是红色的吧。

  秋天是丰收的时节,想着,我坐车去了外婆家,空气有点干燥,也比较凉,凭着记忆来到了外婆家门前的那片田上,记得上次来时,这儿还是绿油油的一片,如今,稻谷成熟了,粒粒饱满而结实,像是害羞的小姑娘,一阵风吹过,掀起阵阵的金色的稻浪,秋天是金色的吧。

  沿着田埂绕着田野走,我发现路旁除一些快要枯萎的杂草外,还有开着的野菊花,白色的,非常纯洁与素雅,虽然没有公园的名贵菊花那般娇艳,却像一个个亭亭玉立的姑娘,朴素但不做作,心想:秋天也可以是白色的吧!

  走着走着,下起了雨,我小跑躲进屋檐下,秋雨绵绵,我对着这场秋雨发呆,想着,虽然都是雨,但四季的雨却完全不同,春雨给人的感觉像童年,懵懵懂懂又纯洁,夏雨像青春,勇敢无畏猛烈又热情,冬雨像老年,带着对人生的感悟,静静地,慢慢飘着;而秋雨像中年,成熟稳重,又给人以沉甸甸的责任和压力,对了,还有怀念,怀念已逝去的童年与青春,带着一丝丝遗憾,看看这雨的样子,像一根根银色的的绣花针,从微微泛灰的天空中飘落下来,周围的事物都笼着一层银色的纱巾,雨落在地上,溅起的水滴若隐若现,不经意间,好像发着光,我知道秋天是银色的。

  秋雨过后,抬头仰望刚才还耸拉着脸的天空,此刻却变得异常的蓝,好像是这场秋雨洗刷掉了天空的忧愁,抹去了天空的灰暗,现在的天空,蓝得令人心醉,似完美无瑕的巨大蓝宝石一般,也许吧,秋天也是蓝色的。

  吃过晚饭后,若有所思地坐上回家的公交,望着窗外的夕阳,我明白,秋色是丰富多彩的,它不仅仅是人们眼中果实累累和落叶满地仅有的金黄色,或许,还有许多是我们没能发现的。

  其实,在每个人心中秋天都有各自的色彩吧!

秋色高中作文2

  仿佛还在昨天,站在寒气沁骨的厨房仰望窗外街上的路灯。有时雪洒了一地,天空还不时飘飘扬扬着几颗肉眼可见的大雪花。我倒数着日期,还有几个月就要中考了,内心有着澎湃的希望,也悄悄蕴藏着不安。那几个月并没有改变我,我还是依旧上课不听讲、回家不学习,混着分数线上了一所普通的高校。

  今日我又站在了那里,不过才11月,还不算太冷,还没有下雪。这次的倒数却更加精确了--没错,196天,我不知道这么多天我又会怎么挥霍,也不知道面对成绩时我会作何选择,日子一天一天地过去,唯一不同的是,这次和初中不一样,初中即使不学也可以擦肩而过,但是这次即使只努力一点点,也差得很远。我突然无比向往以前的生活,比以前向往现在时更要向往,我总想着长大之后能更有钱买喜欢的东西,更能掌控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受家长的掌控,但是现在看来,那时才是最好的啊!我怀念小学时的单纯与轻松,那时的课本与考试的题并无二致,只需看看就行了,那时可以不用为了贪欲和野心攒钱,有钱了就去买零食,和同学一起共享,下课随意地踢球,放学也是无比地早。我怀念初中时我们几个人一起踢球,打游戏的日子,初中后来成绩下滑,在现在看来,那时的题是多么简单的啊!那时周末偶尔能出来看电影,吃饭,生活更加多姿多彩,但是相对地,学习压力与社交压力也比小学大了不少。高一没有什么志同道合的朋友,只有几个能偶尔说话玩玩的玩伴,却没有了初中那种知心朋友,我总觉得不是因为长大了,而是选择错了高中。高二分到更好的班,有了几个朋友,但是却总觉得生活比初中时差了很多,尽管我有更多的零花钱,更能支配的时间,更贵的衣服和鞋子。可现在看来,高一高二无疑也是天堂般的生活啊,最美妙的便是周末还能和一个初中朋友一起打游戏,可是他现在家长管得严,我只能和别人打,良辰美景总有人可以诉说,可是风光却少了无数。我像是独自站在辽阔空灵的冰岛山上的草原,像是领悟了宇宙独有的奥妙,像是发现了绝妙的宝藏,却只能对着草,对着书,对着墙壁自言自语。内心无比的澎湃在张扬,却又被我的心壁挡住--无所谓,反正即使没有挡住,也会被别人挡住。

  秋天马上也许已经过去了,呼啸的寒风还没有来,漫天的飞雪还没有来。我站在我的“瞭望台”上,却看到了最终结局的到来。“请不要让我的罪孽,成为故事的结局”。

秋色高中作文3

  进人高中了,难得有半天假,于是,我踏上了通往郊区的路,利用这半天的空闲,去投身大自然,去欣赏故乡的秋色。

  走在小路上,路旁的两排杨树遮住了小路的上空。阳光从树叶的缝隙里透过来,像是给小路洒上了金子,照在身上暖暖的。风轻轻地吹着,好像怕惊扰了这宁静。偶尔有几片调皮的树叶乘着轻风飘落下来,掉在身上、地上。道旁一大片田地,早稻早已收割了,地里只剩下些杂草和稻梗。在麦地里,黄绿相间,麦穗沉沉地垂下来,风一吹便发出声响:好一片麦海,多美的麦浪呀!我不由得走上田埂,整个身心便溶化在麦海之中。

  麦海两旁有些菜地,农民正在施肥、除草,锄头碰着土地的声响,像在给麦浪助威。

  麦海的尽头有一大片桔林。矮矮的桔树棵棵翠油油的。绿叶间隐藏着无数的绿球球,一团团、一把把在风中轻微地摆动。这些就是还未成熟的桔子。我在密密的桔树间漫步,那一股股浓浓的桔香,酸酸的,又甜甜的,直往鼻子里挤,闹得我口水都快出来了。若不是桔子还不熟,我一定会学孙悟空,摘一个来解解馋。

  收回四下里观望的眼光,抬起头来;忽而发现远处的路已被桔树遮没了,好像没有通往前方的路,可走近了,桔树又自动给你闪出一条道来。真是奇了,你猜我看到了什么?

  我眼前是一条潺潺的小河,河中虽无甚鱼虾,可那光怪陆离的石头却使小河别有一番趣味。水流过石头哗啦啦地响,阳光照在水波上金灿灿的,好像一块透明的花玻璃。正想“凌波微步”的我,脱下鞋子,趟过了小河,登上了岸边的一个小山丘。

  山丘上只有草、花,没有树。阳光普照,坐在山丘之顶,伸直湿漉漉的脚,放在草上,四下里望去,满目青山楼房,没有树的遮挡。

  正对面的远处,是一片连绵的青山,我想那儿也一定跟这里一样,充满鸟语花香,满目果园麦浪。

  再近些,便是整个靖州城。密密匝匝的房屋,各式各样、高低不齐但却显得那么充满活力。原本宽阔的公路,此时隐约可见,纵横交错,就像地球仪上的经纬线。“经纬线”上布满了白白、黑黑的“蚂蚁”,不用说,你一定猜得到是行人和车辆。

  忍不住了,我激动地站起身来,踞起脚,眼睛忙个不停,生怕会遗漏一点美景,那会令我遗憾的。——此时我完全被陶醉在一片金光下的山区城景之中。

  啊,这就是我故乡——靖州的秋色。虽没有风景区的秀美,也没有大城市的喧闹,但它却蕴含了秋收的喜悦,拥有江南秋天独特的风韵。多么神奇,多么令人神往的一幅秋景图呀!

秋色高中作文4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多么熟悉的节奏。秋,在这里是一种布景,一种暖意的悲凉。“行人临发又开封”,他怕寥寥数语还写不完对家的眷恋。

  有多少眷恋,用笔画可以写清,又有多少温软,被秋风张罗不开。心中的愁苦浓得不能化解,就携一袖暗香,在卷帘的西风中,将它们稀释成一些简单的字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斯人已去,南宋已成史书里的影子,可有一些心情却成为了永恒,融入了天地自然。当每年的秋风携起那些歌咏,那些谓叹,人们的心头,都会不觉泛起和他们一样的,眷恋的波纹。

  不觉想到了张继。《枫桥夜泊》里没有一字“秋”,而那些“秋”的意象,却组合出了“一城月色一夜钟,一艘客船一书生”的意境。读起这首诗,我总是被那“霜满天”的无形寒气所侵袭。对于古代的读书人来说,落第可能算不了什么,那些年事不小的考生都叫“童生”呢,但是那一天有多少落第者,他们的心情不会比张继轻松。

  只是因为他的诗里那份对清幽的'执着,上天才赐给了寒山寺那一面珍贵的土墙。

  可是故事并没有停止在那个秋夜。第二年的张继重整旗鼓,终于中了进士。这一点却少有人知,我们一直认为,张继是千年的落榜者,他注入了一腔情怀与秋色共舞的背影,无需一个进士的名号。那时冷僻的寒山寺里的诗句今天早已成诵,而那时风光的进士及第的名状,今天又有谁人知晓?

  时间,是价值的终极裁判。

  他不问人的生命长短,只问人的灵性本质。滕王阁的笙箫,宴会的盛况,被一个叫王勃的书生用文字总揽。“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巧的是,他也拈来了秋天,不仅是时间背景,而且是空间的背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他的生命底色,那不羁的,高远的,正是他对梦想的眷恋。英年早逝的王勃,并没有因为他的去世而失去价值。相反,它被无限地延长。

  秋色,永远只有半城,装不满诗人的潘江陆海。可是才子的天资,正是在于他可以加入一笔生命的体验,那字句顿时丰盈,那半城的秋色,就溢满一城的诗。

  点评:联想意象丰富,想象增添秋色。作者从张籍的《秋思》开始,想到醉花阴下的李清照,想到落榜孤寂的张继,继而想到王勃的《滕王阁序》,表达的思想也由浅入深,由思乡到怀人,由落寞到旷达,再到对生命价值的探索。而这些都在“秋”的大背景下层进地展开,让我们看见秋光中神情各异的人们。古今之人的感情,大抵也相同吧。作者在联想和想象中,传达出这样的主旨:在秋的舞台上,诗人用文字舞出生命的丰润,秋天托举起的,是多少成诵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