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儿时受到我姐姐的影响,我看过一部哈利波特,就无可救药的爱上了这本书,从书本,到电影,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电影的拍摄,书本的出版,我一次都没有落下,总是在第一时间,赶到书店,或是电影院,一睹会快。也许当时吸引我的是神秘的魔法世界,是哈利念一句咒语就从魔法棒里飞出的魔法。总之,儿时的自己充满了幻想,幻想自己有一天,也能拥有一跟魔法棒,也能是那个充满神秘感的霍格沃兹学院的学生,然后十分得意的告诉爸妈,我不是麻瓜,我会魔法。儿时的自己是天真的,我天真的觉得,真的会有那个魔法学校,也许真的有一天,在火车站上会有一班驶向学校的列车。
歌德说过:“经典在于重读。”常读常新,儿时的天真,到现在的想法,已经截然不同,我意识到,故事的一切起源于哈利的母亲莉莉波特。她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在伏地魔准备血洗她家的时候,她用尽自己最后的力量,给哈利留下了一道咒语是因为他的母亲,她母亲对他爱。他的母亲牺牲自己保护了他,母亲的爱在他身上留下了痕迹,施了古老的保护咒,使得任何邪恶伤害不了。她用尽自己最后的力气,让自己的生命替代了哈利的死亡,这就是母爱,能为自己的孩子付出一切。
当哈利长大了后,他意识到自己的生命是父母的生命换来的,就是“大难不死的男孩”:一个婴儿居然在伏地魔的魔爪下得以生还,只留下一个奇特的伤疤,而许多出色的魔法家都没能幸免于难,他自己也成为了伏地魔手下唯一的一名幸存者,在哈利的成长中,他慢慢的学会了感恩,在《哈利波特和阿兹卡班的囚徒》中,克服摄魂怪是哈利必须所学会的,然而驱赶摄魂怪需要一个有一个温暖的回忆使用魔法,于是,哈利想到的是自己记忆中仅有的对父母的回忆,哈利理解母亲的关怀与爱。他懂的感恩,他努力让自己强大起来,努力让自己从恐惧的阴影中走出来。在《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一集中,哈利与伏地魔上演了对手戏,哈利虽然魔法没有伏地魔那么的高强,但他在直面危机时所表现出来的沉着、冷静,另我诧异,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伏地魔,自己已经不再是那个需要母亲爱的庇佑的襁褓中的婴儿,他已经长大,已经学会了自己保护自己,甚至整个你想要的魔法世界,但现实还是现实,他目前没有能力去战胜,于是,母亲莉莉和父亲以魂魄的形势现身波特眼前,告诉他,他目前没有这个能力,母亲需要他活下去,完成更大的使命,这就是母爱,哈利感恩的听从了。 莉莉对哈利,哈利对母亲的这份爱让我感动,让我感动不已,母爱是伟大的,回报母爱更是值得的,是每一个做子女应该去完成的,书中的哈利对母亲的回报的动人细节描写的十分细腻,本书的作者罗琳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表达自己对女儿的爱,这书只写给她的女儿,将来,当她女儿懂事时,体会到妈妈对自己浓浓的爱意时,她必定会像书中的哈利一样,努力回报母亲的爱,学会在感恩中成长。有这么一个例子:一个精神病患者,平时遇到惊吓就会失常,不是瘫痪,就是发狂。可是,当她的三个孩子陷于塌房里时,她却异常地清醒。在呼救无人来援之后,她一边和三个孩子轮流不断地说话,一边奋力搬开砖块和横梁,全然不顾双手钻心地疼痛,全然不顾双手鲜血淋漓,直到所有的孩子全被刨挖出来。
母爱是母亲与生俱来的本能啊,哪怕是在一个疯母亲身上,也同样迸发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母爱是伟大的,母爱是告诉我们,要在感恩中学会成长,也要在成长中学会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