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之利,不可一而足也。个人之感,亦趣舍万殊。惟有手捧一卷,亲临其中,方见其妙。小编收集了读好书写好文征文,欢迎阅读。
培根云,读书使人充实,读史令人明智。余深以为然。书文者,字之碰撞,思想之迸发,气之所形也。印于竹帛而留痕于心也。凡乐读书,亦好为文,然文不可以学而能,则养而致气。所以致气者,读书也。亦读亦作,字字珠玑之妙,盈于心,见于行也。
所以击掌称快,自觉乐在其中者,盖读书也。余身长五尺,双目能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居老武昌城西北隅。雉堞坍圮,榛莽荒杂。有小楼二间。春日将近,然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居于一室之内,生檀香一炉而密雪骤至,碎玉声丁然。但宜读书尔,坐一隅之下而诵《诗》《书》《史记》,每遇有感之处不禁脱口而诵,声若洪钟。一时间,鸟雀惊鸣,绕树三匝,无敢依枝。余则自得于己,面有得意之色,常欣然忘食,不能自己。乐者,书之所与。
所以行之有素,谈吐不庸者,盖读书也。每遇硕师先达,欲援疑质理,则俯身倾耳以请,故鲜遇其叱咄。如此者,缘读书之时,常慕古之儒雅羽扇纶巾、长袍飘逸之形,亦仰其恭敬礼周之举。时效法矣。色恭,礼至,故余常有所得。又好作文,固不及宽厚宏博,冲乎天地之间,亦尚存些许疏荡,幸得以尘秽大方视听,尝得其指教。故余之所得,拜读书之赐也。
所以心若止水,思之至深者,盖读书也。存书于心,又幸而遇时,尝假书于藏书之家,古之经达无所不读。又恐汩没陈迹之中,复随书指引,求字内之奇闻壮观以晓天地。恣观终南之秀,慨然如见古之豪士,细察畅春之婉,怅然如闻凄冷之音。已东览高山大野以自广,北顾奔流黄河以自达,西过秦汉之都以自醒,南及儋州汩泉以自静。无复求绮绣,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烨然矣。见浮世之徒,自念不汲汲于富贵。又闻有功而谪者,吊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偶遇拥才不遇之人,劝之,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宠辱不惊,心若止水,思之至深,再拜读书也。
故读书之利,不可一而足也。个人之感,亦趣舍万殊。惟有手捧一卷,亲临其中,方见其妙。
全国四大名师之一的于永正说:“教语文,没那么复杂,就三件事:读书,写字,作文,这三件事做好了,语文不好也难。这三件事做不好,语文要学好也难。”笔者受益匪浅,并将这一心得融入语文教学中。
第一,读好书。阅读一本好书,就是跨越时间和空间,同睿智而高尚的人对话。在语文教学上,我十分重视学生的预习,每节新课我都必须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让学生画好生字词、写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这样在教学中就很容易跟上老师的步伐,能快速完成课内阅读的教学。课堂上的教学,注重朗读,通过多读让学生增强语感,加强语文能力。每上一篇课文,我会查找相关文章的资料或一些课外延伸的文章,通过在课堂上讲解课文时作为小故事补充,让学生产生悬念,激发他们读书的兴趣。利用每周一节的读书交流会,让学生把自己读过的书一起与大家交流自己的点滴感受。
第二,写好字。古人云“字如其人,人如其字”,写好字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更是一种态度。把字写得漂亮,培养了学生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性格,会使学生对学业上任何问题都不敢马虎。同时,把一份手写体、工工整整的作业交出去,是对老师的一种尊敬。写好字,让他懂得什么样的字是美观、漂亮、大方的。写字能陶冶情操,学会做人,所以,从实抓起。在语文课的教学中,我都会安排一些时间让学生写字,针对难写的生字通过一笔一画写好加强记忆。要求学生写字一定要先观察笔画、结构、难写的笔画,采用“一看二写三对照”的方法。每月我还进行“写字比赛”,为得奖的同学颁奖,把他们优秀的作业进行展示,以激励他们保持认真写好字的劲头。
第三,作好文。对于如何让学生写好作文,可以从三方面入手:首先是在课文的讲解中,不仅让学生多说多思考,更是在适当的时候穿插一些小练笔之类的方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练笔的机会,这样练多了,写作文的水平就自然得到了提升。其次,是在批改作文上下功夫。在作文的批评方面,我采取了“张祖庆老师的‘精批精评’”方法。粗略地批改,发现学生习作中的亮点和共性问题,为深入讲评做准备;精心点评,对学生习作的亮点进行细致点评,以增强学生习作信心,提炼写作规律,引导学生进行二次修改。我还特意培养了几位批改作文的小能手,让她们进行第一次修改,而我却是二次修改,待二次批改后学生个人再进行第三次修改,最后认为满意后再誊抄在作文本上,经多次修改后的'作文学生都会露出满意的微笑。最后,我还坚持每天一写,把小练笔、作文、周记、读书笔记、心情日记这些练笔的内容每天交叉融入孩子们的语文学习中,每天不离笔,不离脑。
教语文,就三件事:读书、写字、作文。书是读出来的,字是练出来的,文章是写出来的,多读书、多练字、多写作,语文就没有学不好的。
真好!于老师送给全体语文教师的这九个字,犹如春雨甘霖滋润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田,说实话听了今天上午的报告,让我受益匪浅,收获颇反思自己的语文教学真是自愧不如,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尽管即使努力也达不到于老师上课的境界高度,但我们也应该努力反思今后在语文课堂上面对的是谁,应该教什么,怎么教。此时此刻,我想的最多的就是怎样才是一位合格的语文老师,简单的说就是具备两个“一”,做好“三件事”。
一身较高的个人素养
于老师虽然七十多岁了,但上课仍然风采依旧,风格让人佩服之至,于老师告诉我们:作为一名老师首先要有一颗善良、平和的心,善待每一个孩子,用心去打动每一个孩子,用爱去抚慰每一颗玻璃般易碎的心灵,让学生走进课堂没有恐惧感、失落感,有的是满心期待我们去给他们上课,真正的做到我们就是他们在学校的保护伞,让每一个孩子走进校园,走进我们课堂,有的是安全、融洽,有情有趣,从而不至于从幼儿园就产生厌学的心理,
我们要把每个孩子当成自己的朋友,蹲下身子用心去和他们交流,尤其是当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最需要老师的理解和同情。但我们经常采用的办法就是把严厉批评放在第一位,虽然,这样的方法能引起孩子们足够的重视,下一次就会“吓”得不敢再犯了,但是,仔细想想这样我们既让自己生了一肚子的气,又恶伤了孩子的心灵,他
肯定吓得以后不敢主动跟你说话了,甚至在路上遇见了连喊“一声老师”的勇气都没有。所以我们每一位老师要学会善待自己,善待他人,正如管仲所说:“善人者,人亦善之”。
一堂高效的语文课
首先,教师的每堂课都要有明确的目标,精心备课,备教材、备学生,教学设计要源于学情,简约而有效。清代学者王阳明说:“大抵童子之情,乐喜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瘘。”也就是说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和谐,是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受到教育。心情不舒畅,谈不上学习,更谈不上思维活跃,当然也谈不上创造。然后,教师说话要实在一点,说话要自然有节奏,有快,有慢,有高,有矮,和学生的距离近一点,就好像微笑着和孩子们在聊天一样,不要老是板着脸高高在上,拿腔拿调的样子,学生即使跳起来也够不到老师在哪里。最后,在课堂上,讲要讲的有虚有实,读要读的真,从文章内容发自内心的去读,去示范。
第一件事:写 好 字
老师要求学生做的,首先自己也要会做,努力去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写字前教师一定要示范,然后再让学生再自己练。开始练字了教师可以先讲一个书法家的故事作为引语,放上一段轻缓的音乐。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于是心静了,气顺了,神疑了,一笔一画也便有了灵气,有了精神。要想方设法多让学生体验到练字的乐趣,增强写好字的信心。 写字过程中的当场表扬(坐姿、握笔、字体)。在学生临写的作业本上的符号表扬:“圈”——在某个临写比较好的字
右上方用红笔圈个小圆圈;“奖一颗小五星”——如果学生连续的5个“小五星”,就奖给一个小贴画。优秀的书写作业展览或传阅。“字无百日功”,只要努力付出就一定有收获,字如其人,学好语文的前提就是要会写方方正正的中国字。
第二件事:读好书
我们教师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阅读的内容。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阅读要求,尊重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审美经验、个性特点及认知水平,使课外阅读成为他们精神追求的一部分。平时的阅读,放手让学生去选择,让童话故事、科普小说、民间故事、寓言故事走进学生的生活。在指定性的课外阅读上留有选择余地,如学过了《只有一个地球》一课,要求学生讲一个保护环境的小故事;学习了《海伦·凯勒》一课,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相关的书目《世界名人传略》《生命的光芒----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小学生非常喜欢童话故事、神化故事、寓言故事等故事书,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举行读书故事会,让学生把自己印象最深刻感受最深的感受讲出来,不仅能加深阅读的印象,而且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第三件事:作好文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前我们的孩子们普遍害怕写作文,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东西可写。所以我们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尽量引导学生关注
现实,热爱生活,写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我们不要再把作文局限在几节作文课上,而是把它贯穿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和生活之中,使作文真正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学生表达内心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例如:于老师指教完《珍珠鸟》这一课,最后设计的写作小练笔就非常巧妙,以《假如我是一只小珍珠鸟》为题,让学生写写自己的主人季羡林,因此,以后再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边读边学边写。日积月累,天长日久学生就不再惧怕写作文了,从而也能学会自由表达,自主作文,写出真实感人的生活化的作文。
于永正大师做的报告,给予了我们语文教学前行的勇气。它像一泓清泉,流淌出对教育诚挚的爱;宛如一波波涟漪,荡涤我们混沌的心灵;它像一声声响鼓,催动着我们犹豫乃至一度停息的脚步;又如同一级级台阶,引领我们拾级而上,步入教育人生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