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作文指导:如何写好高考作文?

时间:2021-08-31

  (一)知识积累

2014年高考作文指导:如何写好高考作文?

  包括生活知识积累、文化知识积累。我们常说写文章要“言之有物”,否则空言无实,不免于浮滑。“物”首先指材料,生活材料、文化知识材料等。生活材料一般指亲身经历的、所见所闻的生活现象。这是写文章的基础。文化知识包罗万象,包括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语言知识、文学艺术知识乃至宗教知识等。各种知识的积累途径不外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当下生活经验,一是书本阅读。生活阅历越广、书本阅读越宽,知识积累就越多,写起文章来,材料就越丰富,内容就越充实深厚。

  (二)认识积累

  仅有材料知识的积累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对材料的体验、认识的积累。例如,有了关于屈原、勾践、诸葛亮、关羽、曹操、李白、杜甫、苏轼等材料的积累,还要对这些历史人物(或艺术形象)有切合实际的认识。李白、杜甫、苏轼是伟大的诗人,但不属于象征着给人们带来爱、美好、幸福的“天使”的行列,关羽的忠与义毕竟体现了封建道德的内涵,不宜作为现代道德的典范,等等。如果没有这种基本认识,那么,在运用这些材料时就可能出现风马牛不相及的现象,死搬硬套,令人费解。

  (三)思维训练

  思维能力是贯穿于整个写作过程的,从审题到立意、构思、运用材料、语言表达,都体现着考生思维能力的高低。反过来说,思维能力的高低内在地决定着作文的成败。

  例如,对“雕琢心中的天使”这样一个话题,审题时,思维能力强的考生就会这样思考:题目中的关键词一是“天使”,一是“雕琢”。因此,文章应涉及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心中的天使应该是怎样的(可以是自己心中的,也可以是他人心中的);二是,我或他人心中的天使是如何雕琢出来的(可以是如何创造、培养出来的,也可以是如何成长、锻炼出来的)。那么,文章就要从这两个层次依次构思,在选择材料时就要采用切合“天使”的内涵的人物对象。又如2007年的作文,考生审题时,关键是传递的词义,进而思考什么、传递的形式、传递的作用,然后选择一个具体问题(如试题提示的技艺、经验、思想、感情等),可写纵向传递(一代传一代或前人传后人),可写横向传递(我你他之间或民族之间),最后还要点出这种传递的作用、意义。有的考生东拉西扯,说不到点上,甚至跑题、离题,都是思维混乱的表现。

  (四)语言表达训练

  这里要特别谈谈语言表达问题。首先与上一问题相关的是,语言表达的逻辑性问题。平时我们说某人“语无伦次”、“辞不达意”、“颠三倒四”、“不知所云”,就是说他的语言逻辑混乱。文章如果写成这样就不成其为文章了。历年高考评卷,我们都会碰到不少这类文章,弄不清作者在说什么,要花些时间去猜他说的是什么。有的考生行文不断变换主语或宾语,概念混乱,事物关系混乱。例如,2006年的作文,有考生写某人如何救死扶伤,按逻辑,作者应接着说某人是天使,但突然笔锋一转,说某人在雕琢心中的天使。那么,这天使指谁,文章一直没有说。有一篇作文自拟题目是“信念是天使”,文中说:“李春燕心中的天使是带给人们健康,坚定的信念让李春燕雕刻出她心中的天使。”题目标明“信念”是天使,文中第一句话中“天使”是一种行为现象(“带给人们健康”),第二句话中“信念”变成了雕刻“天使”的精神力量。如果按题目的意思,“信念”是天使,那么,第二句话就是“天使”让李春燕雕刻“天使”了,这就令人费解了。再如写传递的一篇作文中有一句话:“有人说,灵感的秘密,就在于告诉自己,成千上万的人已解决了现在在困惑着你的难题,这其中,也有传递的意味。”这段话叫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语言表达的不严密乃至逻辑混乱在高考作文中屡见不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