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女》是一部世界文学经典,曾被多次搬上舞台银幕。茶花女》是小仲马的第一部扬名文坛的力作,小说所表达的人道主义思想,体现了人间的真情,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宽容与尊重,体现了人性的爱,这种思想感情引起人们的共鸣,并且受到普遍的欢迎。一起来看看读书笔记,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今天我又了解了一部带有理性色彩的悲剧名著。
爱始终是一个比较敏感并被世人颂扬的话题之一。而正因其敏感性,痴情和误解随处可见,所以里面有了很多令人为之洒泪的故事。有些人有情人终成眷属,白头偕老。而有些人最终无缘在一起,甚至要为爱牺牲。而活下来的人最终要活下去,不仅仅是为自己,也是为剩下的那些爱自己的人和自己爱的人。
据作者称,《茶花女》是一部真实性作品。也有很多人说这是小仲马描写得其真实生活。只不过在作品中他是以第三者来讲述这个故事的,但在讲述过程中,他又借用了阿尔芒的口吻。所以故事情节仍然清晰感人。
女主人公玛格丽特原是一名不该有真实爱情的风尘女子。但因感于男主人公阿尔芒对自己所做的事而对其产生了真挚的爱情。爱情的开始,由于经济的缘故玛格丽特不得不拥有其他的情夫。后来随着两人情感的发展,他们更加相爱。由于阿尔芒偶尔会因自己在家中接待其他男士而焦躁不安,所以玛格丽特便尽量不接待其他男士,甚至后来与其搬到乡村居住不久又和公爵断绝了来往。这样两人便度过了一生中最美好的日子。玛格丽特在此之前过着灯红酒绿的日子。但她为了阿尔芒放弃了那种繁华的生活。这是一个巨大的牺牲。但她以后还将会有一个更巨大的牺牲。阿尔芒则想尽一切办法来弄的金钱以补偿玛格丽特为自己所做的牺牲。后来甚至不惜将母亲留给自己的年金转到玛格丽特的身上。但人料不如天料,就在两个人想在巴黎从新生活时,杜瓦尔先生这个理性的代表出现了。在和杜瓦尔先生的一番谈话后,玛格丽特不得已离开了阿尔芒。而阿尔芒则误以为玛格丽特背叛了自己而打击挑剔玛格丽特。最终身心疲惫的玛格丽特因肺病而亡,阿尔芒则从新回到了父亲的身边。
自从杜瓦尔先生到达巴黎,悲剧便开始了。不过,悲剧的酿造者是杜瓦尔先生吗?与其说是杜瓦尔先生的不得已挑拨,不如说是现实的无奈和两人的真爱。前者指的是人的一生中不仅仅需要爱情,还需要财富地位等等。另外,玛格丽特是一个风尘女子,和她生活在一起是侮辱杜瓦尔这个姓氏的行为。后者则指玛格丽特太爱阿尔芒了,以至于她不得以他的前途为重,甚至要独自一人忍受阿尔芒的侮辱,而阿尔芒又太爱玛格丽特了,以至于爱极生恨,最终使自己遗憾终生。
这是一部非常感人的作品,他们的爱应该不逊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只不过他们的爱比较现实,而少了许多无知与任性。阿尔芒最终回到了父亲的身边。玛格丽特在信中说了,她是为了阿尔芒能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才离开的他。他要努力的生活,不能辜负了玛格丽特对自己的期待。
“人一旦有了真正的爱,便没有了虚荣心”是是玛格丽特的一句非常有哲理的话。是呀,如果你真心喜欢一个人,会顾及她的身份外貌吗,你还有什么不值得为她割舍的呢?
有一点我觉得应该指出,玛格丽特因现时的无奈离开了阿尔芒,我们不应认为爱情是脆弱的,而应从中知道在恋爱时要保持头脑清醒,不能只顾一时之欢,应该考虑自己的前途以及给周围的人带来的影响。
一群白鸽从天空飞过,一切都显得那么安静。无论发生什么,带有理性的人们都要生活下去……
这是一部世界名著,自问世以来,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映。我无法深入的分析,在我眼里,这只是一篇凄美的爱情故事,却不得不引人遐想。
《茶花女》是一部凝聚永恒爱情的著作,以女主人公玛格丽特的生活经历为主线,真实细致的描写了一位外表与内心都像白茶花那样纯洁美丽的巴黎风尘女子,为了自己不被认同的爱情而被命运遗弃,最终香逝人间。
“你相信我是爱您的儿子的么?是的,我相信。你相信我对您儿子的爱是无私的么?是的,我相信。你相信我对您儿子的爱是我一生的梦想吗?是的,我相信。你相信我对您儿子的爱是我唯一的寄托、唯一的依靠吗?是的,我相信。那么请您吻我,就像吻您的亲生女儿。我像您发誓您的儿子一定会回到您的身边。他可能会一时难过悲伤的,但也将得到永恒的解脱。”这是一个令我难以忘怀的语段,贵族青年阿芒的父亲的自私和虚伪拆散了这一对苦苦相恋的年轻人,并且将玛格丽特再次推向灾难之中,又因为阿芒的侮辱与伤害,玛格丽特终因心力交瘁而病逝。
难道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贵族青年的父亲的责任吗?不,当然不是,正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虚伪与残忍,才会造成这样的悲剧。假使玛格丽特不是而是一位平常人家的女儿,贵族青年阿芒的家族就会接受她吗?当然不会,他们需要的是一个门当户对女子;而玛格丽特成为又是因为什么?正是因为资本主义造成的贫困所致。
我悲哀,为这凄美的爱情故事悲哀,更为资本主义者悲哀。
早在上个世纪末,中国翻译家林纾就将法国作家小仲马的名作《茶花女》介绍到我国来。
玛格丽特那悲凉的身世、不幸的命运,那纯朴的生活理想和缠绵悱恻的爱情,感动了许许多多的读者。
玛格丽特原是出身贫苦、纯真无邪的农家姑娘,她母亲死于肺病,而肺病又是母亲留给她的唯一遗产——她也有肺病。为生活所迫,玛格丽特来到巴黎,沦为娼妓,因其常佩戴茶花,而被人们称为茶花女。尽管她是巴黎贵族公子争相追逐的对象,尽管身为一年花费10万法郎的社交红星,玛格丽特并不幸福,绝望使她在狂欢的生活中寻求刺激和麻醉的,而她在心灵深处仍保有一份绝不为人所污染的纯情。
后来,她与涉世未深的青年阿芒相遇的,在她旧病复发之际,追求她的阿芒表现出由衷的关心,同时倾吐了沉淀已久的恋慕之情。此举使得原以为将在人情淡薄的世界中自生自灭的她身受感动,也唤起了她纯洁、专一的爱情。然而,正当两人沉浸于爱河之际,阿芒的父亲——一位体面的“绅士”闻讯赶来,从其家庭名誉出发,从阿芒的前途出发,恳求玛格丽特作出牺牲离开阿芒。玛格丽特在伤心之际,满怀“一种从未有过的圣洁自豪感”答应了阿芒父亲的恳求。不明真相的阿芒不遗余力地报复玛格丽特的“薄情”,而玛格丽特以惊人的忍耐力默默吞食着难以忍受的苦痛,为了让心爱的人将来幸福,她独自承担了一切,直到在爱情的、疾病和贫困的多重折磨下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泪。
读罢小说,无人不感动于这种伟大的爱情而为玛格丽特凄苦的遭遇洒一掬同情之泪。
据说,小仲马笔下的玛格丽特并非虚构的人物,的确有着那么一位与茶花女命运相同的女子,真名叫玛丽。迪布雷茜丝,她穿着高雅,风采怡人,更具备聪明与才智,只可惜年仅23岁就被肺病夺走了生命。也据说书中的阿芒其实就是18岁的小仲马。小仲马在朋友介绍下认识了欢场中的玛丽,最后成了莫逆之交,然而,命运又安排了他俩必须分离。小仲马为了排遣对玛丽的思念,便开始写诗和小说。玛丽去世的翌年,小仲马将自己囚于郊外,一口气完成了《茶花女》这部著作。传闻的真假姑且不论,但《茶花女》无疑是一曲真挚动人的爱情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