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最幸福》是一本书。书中讲述的故事是有关于主角大冰一段十年的精彩生长之路,也是路途中十个不同他们幸福的故事,更是一段对当下价值观有形无声的生活抗议。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和整理的他们最幸福的读书笔记,希望大家喜欢!
一直想要得到属于自己的幸福,那怎样才算是幸福呢?哈佛教授泰勒说过,幸福是快乐地去做有意义的事。当然这只是个大概的概念,做自己喜欢的事会快乐,包括做饭、种花、画画、唱歌、旅行,或是单纯地使感官愉悦,至于哪种才能长久地刺激到自己的快乐神经,那就因人而异;对于意义也一样,或是帮助他人,或是个人成长,对某些人来说养育孩子是有意义的、维系爱情可能会成为某些人一生的意义所在,到底自己要做什么事才会有“意义感”,恐怕又是因人而异。
看到这书名,挺好奇“最幸福”的“他们”会是谁,他们的“幸福”生活到底是怎样的?拿到手后,急不及待地随便翻看,里面介绍的全是作者大冰做流浪歌手那十年所遇到的人,流浪歌手居多,看完其中一个篇章,未能感受到心目中的幸福,那人不过是有点自我陶醉地过着能满足自己小冲动且对他人无害的生活,自己开酒吧,招待着喜欢的人,然后酒吧毫无意外地倒闭了,一切又重头再来。就这么看,我无从分辨这是否能称得上幸福。
这书我就是冲着幸福二字来买的,那么这读书笔记,就以幸福为主题,探讨几个与幸福有关的词。
安全感
安全感,这可能是物质主义者,如我,考虑最多的。什么是安全感?周遭环境和钱。在中国的大部分城市还是比较安全的,环境安全问题可以忽略,钱解决不安全感的方式是买吃的、穿的、住的,让自己活下来。那就说,当能满足基本生存需求后,钱的多少跟安全感程度就不成正比。
书中提到几个人,基本全是“穷鬼”,一穷二白地就这么漂着。正如书中所说,有多大的能力走多远的路。要能够长时间在外面呆着,得有点“真功夫”,要么能写、要么能唱、要么能画,再不行也得有力气,做点苦力。总之生存下来就可以了。从这点来看,他们不缺安全感。
快乐
尽管到现在我还没推论出书中的人物是否幸福,但是从描述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他们的快乐。前面说到快乐是做喜欢的事。像大冰的小屋这酒吧,太有个性了,大冰选员工真够苛刻,必须要有点“本事”,才能成为酒吧里的一员,哪怕是扫地的。而对于客人他们也是有要求的,必须是志同道合或是有点意思的人才进得去,这明显不是为了赚钱而做生意,酒吧显然成了他们把同道人汇聚的地方,他们的精神家园。和自己喜欢的有趣的人一起,快乐是那么自然而然。
然而在“正常”的城市里,有多少家店能够做到这样?“无奸不商”的道理成了公开的私密,各种食品安全问题、质量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奸”与“商”很容易被人联想到一起。像大冰的小层,似乎在呈现一种可能,“商”除了可以去“奸”从良,还可以做到优。
丽江、拉萨,对于大冰笔下那些人来说,可能是已经不是景,不是旅游,而是一种可能,他们要营造出一个去物质主义的有情有义的世外桃园来安顿那些同样追求自由的心灵。
家人
世外桃园虽美,然而如果让我在拉萨呆几年,那真是不可想象,最重要还是不知道家人怎么接受得了,恐怕我得先跟他们断绝关系。我不明白那些到处漂的人,他们有着怎样一个家庭环境,那得是有着自由家庭氛围才行,不然每天一个电话催着回家,这日子也不好过。像里面说到嫁给大军的90后姑娘的父母,竟然不反对他们的婚姻,真是难得。书中所写到的人物多是单亲家庭或是自由的家庭环境。就这点来说,看来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漂”。
平静
一直觉得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不管在哪儿呆着都不会觉得无聊,都能保持新鲜感,能感受到内心的平静、喜悦。现在的社会很浮躁,抱怨的声音、各种乱七八糟的新闻,许许多多的声音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到底需要些什么,需要关注什么。去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把噪音去掉,也许我们会更容易得到平静。到拉萨穷游就有这么个作用,尤其是穷到没有收音机、没有电视、手机不能上网的时候。
平静的得来,除了通过去噪音,还要见识丰富,方可能够处世不惊。走的路多了,见的人也多了,当遇到一些奇怪的事情,自然见怪不怪了。这就是旅行的魅力。从尼泊尔回家后的一段时间里,我感觉整个人都很平静。而书上写的那些人一直在路上,一直经历着,见过比自己穷的、比自己富的、比自己经历更悲惨的、比自己过得更幸福的,这么比较过,内心应该会相对平衡很多吧。
意义
意义是对于幸福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几乎可以说它决定了幸福的层次高度。总觉得僧人与流浪歌手有点相似,都是四海为家,对物质要求不高,重视精神追求。但自觉僧人的幸福度应该会更高一层,因为他们在通过布道来提升社会的精神水平,那可是一个伟大的事业。那么流浪歌手呢?他们在做的事情又有何“意义”?
首先是知道他们在做什么事情。从书中所见的,他们在街头卖唱、开小店(酒吧、烧烤店、饭馆之类)……总的来说,他们在很认真地过日子。可能他们没有去做什么“伟大”的事业,他们只是在坚持自己的想法,坚持对生活的态度,认识他们的人,总能受到他们的感染。这算不算也是一种功德呢?或许这也算是,因为他们以自己的行动给予了身边的人改变的勇气,他们会遇到很多困难,但从不屈服,失败了再来,他们一直坚持着最纯正的原创音乐,给参与到他们生活的人带来感动。或者说认真生活本身已经充满意义。
探讨到这里,我仍不敢说他们最幸福,但他们的确是幸福的。不必要把幸福想得太遥远、太复杂,每个在快乐地对待生活的人都是幸福的。
本来准备读马勇先生的《晚清二十年》,可惜这本书的印刷质量有问题,退货处理了。《他们最幸福》是大冰十年流浪歌手记录的散文集,书在去年刚到手时,翻了大半。本书的序实为一个节目中作者的演讲稿,我在网上找来了这段视频。说实话,跑马观花的看了书,再看这段视频,我对这位衣冠楚楚的山东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半职业状态的流浪歌手,侃侃而谈的背包客,印象并不太好。可能是年龄的原因,在我看来,年少老成的大冰显得浮夸而做作,丰富的经历使他成为有故事的人,可是通过他的口或笔表达而出的却显得不太那么真实,甚至有点矫情了。
第二次的阅读给我以不一样的体会,我想我能理解大冰和他的那么朋友们,流浪歌手大军和爱人,不停旅行着的月月和白玛央宗,路平和他的小南京,甜菜和王博,还有不用手机的无名姑娘等等,他们的生活状态是自己的选择,尊从内心、四处旅行、慵懒随性,看似居无定所的生活艰辛而落魄,但他们内心富足,得偿所愿,或许不断寻找就是他们理想的生活状态。
幸福是一种心灵状态,是一个人对于内在自我的肯定与满意。每一个人对幸福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但幸福的感觉却总是相似的。所以,我并不认同大冰的朋友们“他们最幸福”,或许可以说他们找到了自己的幸福。每个人都在路过,在自己的心灵之路上,笃定的幸福观各有不同,或激情澎湃,或平淡安祥。生命的本质在于创造,幸福就在于创造的过程和创造的质量。有人说人生只有两个目标:取得你所要的和享受你所有的,在我看来,享受所得到的就是一种幸福。
如果单身的时候我读这本书,会觉得他过于自我,会误导一大批年轻人放弃原有的工作,去追求所谓的自由和梦想。而此刻读它,却像是听一个朋友诉说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我尊重任何人的生存方式,那是他的自由,我不仰慕,也不鄙视。因为我也身在其中。你想怎么活,用哪种方式度过此生,都是你的自由。换做以前,可能又会长篇大论一番,现在真的不会了。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成熟——包容一切存在。
我也担心有一天我就这么无名的离开了,所以,想每天记录一下。可以聊聊几字,也可以通篇作文。不管哪种,都是证明存在的方式。
都说有了孩子会让自己的生命更完整,我也觉得是。以前真的很任性,现在做事都想着会给孩子造成什么影响。不管做什么,我都会想着我是个妈妈,是个妻子,我不仅仅要做孩子的榜样,还要活得精彩。与其对老公喋喋不休,不如亲身做事去影响他。不管老公有没有改变,至少自己越来越好,不是吗?
任何人都可以过得幸福,只是有些人不喜欢改变,固执的守着自以为正确的生活方式。当然,他以为这就是对的。我喜欢读励志故事,或许自己未经历过,看别人就很传奇。不知道历经苦难之后,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不是就会平和很多呢?
听别人故事,品自己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