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圆的周长教学反思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周长,图形一周的长度。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六年级圆的周长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朱敏华老师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运用“问题解决”思想,以问题导学,引导学生不断寻求策略,不断解决问题,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使学生较好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并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在这节课中,朱老师有几处的设问非常好,值得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借鉴。
一、在新旧知识的联结处设问。
教学知识往往是在一个或几个旧知识的基础上推出新知识来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当原有知识经验和新接受的信息不相适应时,会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会产生一种力求统一矛盾,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所以在新旧知识的联结处设问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起他们探究知识的欲望。
在这节课上,当学生说,圆形的周长可以用尺子测量出来后,朱老师先进行了演示,后马上抛出问题:我们有的小区里有圆形的游泳池,我要知道它的周长,我怎么去滚呢?并用一根拴有小球的绳子不停的甩动,形成一个虚圆,继续问:这是一个圆吗?要知道它的周长,我怎么滚怎么包呢?如此一来,学生带着寻求新知识的强烈欲望,进入新的学习情境中。
二、在教学内容的关键处设问。
任何一节教学内容,总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数学概念或知识,如何指导学生去理解、掌握这些概念和知识的方法,也是十分重要的。
我认为,平时所说的教学关键指的就是这一点。为了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关键,就要在教学内容的关键处设问。朱老师在这节课上也体现出了这一点。在师生共同得出应该可以通过计算来解决圆形的周长后,朱老师进行了提问:你们估计圆形的周长跟什么有关?学生回答出直径后又问:那么圆形的周长与直径到底是什么关系呢?这一简简单单的一句提问,马上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过来,积极投入到实验当中去,并摸索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三、在探索规律中设问。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由于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局限,他们在探究知识时是离不开老师引导的。朱老师在新授内容的探索规律部分巧设疑问,点拨学生思路,启发他们更快地发现规律,完整地概括出科学的结论。
为了确切地把握好每一节课的教学要求,为了使每一节课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为了使学生思维都具有明确的目标,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应结合教学实际,恰到好处地设问,留给学生更多思考的空间,促进他们积极动脑,尽量使每节课都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了闯关比赛形式的练习,一下子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且将本节课的练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到练习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第一关中,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学生出现了不同的测量和计算方法,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并且为后面学习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第二、三关比较图形的周长,学生通过比较图形的周长,掌握了比较的方法(移动、测量),再运用这种方法来解决下面的问题就容易了。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学生在测量自己的腰围时,教师指导不到位,致使有很多学生对腰围的认识还不够,隔着很厚的衣服从外面测量腰围,出现了很不准确的估算结果。整节课下来,学生学习效果较好,我想,这得益于事先让学生准备的教具比较充分,得益于学生的动手操作,也得益于提出的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思考。
这节课后,我深切的感受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本质就是激发和唤醒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思考。
这节课后,我感觉我的学生也不笨,他们也能像科学家发现规律、总结经验、得出结论。相信圆的面积学生也能自己得出。
改革课堂教学有了新的体会,我很有成就感,对以后的工作有了一个新的计划。
1、生活经验,激发兴趣
新课教学以生活中常见的三种自行车车轮的规格为研究对象,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借助观察、比较进行猜想:如果各滚动一周,哪一种车论行的路程比较长?
在此基础上,具体描述圆的周长的含义,再结合学生骑车的经验,很好的展示了圆周长的概念,并通过结合实物动手指出圆的周长,使学生较为牢固地掌握了圆周长的概念,为后面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让学生深入地思考,对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进行合理的猜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2、猜想验证,小组合作交流
在为学生创设了非常想了解圆的周长的学习氛围后,让学生自己去讨论如何测量圆的周长。怎样求出它的周长呢?如果直接测量圆的周长很麻烦,有没有更简单的办法呢?
这就促使学生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猜想――验证”、“探索、交流、讨论――发现”等活动,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想出了缠绕、滚动、直接用米尺量的方法。再通过学生演示测量不同圆形的周长,强调测量方法和注意点,然后小组合作进行测量,因此,测量的过程较为合理,测量的数据较为精确。
在此基础上,学生带着对知识的渴求,一步步的动手、动口、动脑,通过观察、思考直到最后出现计算的方法,解决了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既留给了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又给学生提供了合作交流的平台,不仅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学会与别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共同探索圆周长和直径之间比值的规律,揭示圆周率的概念,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成功,获得学习经验。教师相机介绍圆周率的历史,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文化,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3、不足之处:
本节课老师低估了学生的能力,比如在探讨测量方法时,学生的办法说了好多,而老师却还不敢完全放手。学生说时,教师的耐心还不够,学生许多想法很好,但老师为了完成本课内容没有让学生都说一说。
在利用公式进行计算时,又高估学生的能力,如计算例4中三个自行车车轮的周长大约各是多少厘米?22英寸≈56厘米有学生用除法计算,不能正确运用圆周长的计算公式计算。
【六年级圆的周长教学反思】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