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年龄的词语
词语是词和语的合称,包括单词、词组及整个词汇,文字组成语句文章的最小组词结构形式。以下是小编收集的比喻年龄的词语,欢迎查看!
舞象之年
【解释】舞象——男十五岁~二十岁。
【出处】《礼记·内则》:“成童,舞象,学射御。”
金钗之年
【解释】年龄代称,古人指女子十二岁的年龄。
豆蔻年华
【解释】豆蒄: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指处女。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出处】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及笄之年
【解释】笄:束发用的簪子。古时女子十五岁时许配的,当年就束发戴上簪子;未许配的,二十岁时束发戴上簪子。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
【出处】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碧玉年华
【解释】古时女子年龄称谓。女子十六岁称为碧玉年华,即破瓜年华,又可称瓜字初分,风信之年,所谓二八年纪,破瓜之年 。
【出处】《通俗编·妇女》:“宋谢幼词:'破瓜年纪小腰身’。按俗以女子破身为破瓜,非也。瓜字破之为二八字,言其二八十六岁耳。”。
桃李年华
【解释】古人指女子二十岁的年龄。
花信年华
【解释】花信:开花时期,花期。指女子的年龄到了二十四岁。也泛指女子正处年轻貌美之时。
【出处】宋·范成大《元夕后连阴》:“谁能腰鼓催花信,快打扬州百面雷。”
半老徐娘
【解释】人接近老年,泛指中年。
【出处】 《南史·后妃传下》:“徐娘虽老,犹尚多情。”
而立之年
【解释】人到三十岁可以自立的年龄。后为三十岁的`代称。
【出处】《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不惑之年
【解释】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
【出处】《论语·为政》有“四十而不惑”的说法。
知命之年
【解释】知道自己命运的年龄。指50岁。
【出处】《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
耳顺之年
【解释】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指60岁的代称。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杖国之年
【解释】年龄的代称,指男子70岁,意思是年过七十可以拄拐杖行走在全国范围内。
【出处】《礼记·工制》:“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
杖朝之年
【解释】年龄的代称,指男子80岁,意思是年过八十就可以允许撑着拐杖入朝。
【出处】《礼记·工制》:“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
耄耋之年
【解释】耄耋: 八九十岁。耄,音“冒”,耋,音“迭”。耄耋是指年纪很大的人。耄耋之年,年纪十分大的时候。
【出处】《汉·曹操·对酒歌》:“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1、富于春秋:谓年少,年轻。
2、弟男子侄:泛指晚辈男子
3、血性男儿:指刚强正直,勇敢热情的男子汉。
4、豆蔻年华:豆蒄: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指处女。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5、含苞待放:是指花朵将要开放时的形态。也是指将成年的少女。
6、痴儿呆女:指天真无知的少男少女。
7、红男绿女:指穿着各种漂亮服装的青年男女。
8、及笄年华:笄:古代盘头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已订婚者十五而笄;未订婚者二十而笄。指少女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龄。
9、破瓜之年:瓜字可以(词语大全)分割成两个八字,所以旧诗文称女子十六岁时为“破瓜之年”。
10、瓜字初分: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两个八字以纪年,即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11、花信年华:花信:开花时期,花期。指女子的年龄到了二十四岁。也泛指女子正处年轻貌美之时。
12、风信年华:指女子二十四岁时。
13、芳年华月:芳年:妙龄。指美好的年华。
14、摽梅之年:摽梅:梅子成熟后落下来。是指女子已到了出嫁的年龄。
15、白齿青眉:指青少年时期。
16、惨绿少年:惨绿:浅绿,指服色。原指穿浅绿衣服的少年。后指讲究装饰的青年男子。
17、裙屐少年:裙:下裳;屐:木鞋。裙屐是六朝贵族子弟的衣着。是指只知道讲究穿戴的年轻人。
18、长安少年:旧指都城里豪奢轻狂的贵家子弟。
19、五陵年少:京都富豪子弟。
20、公子哥儿:指富贵人家只讲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21、少不更事:少:年轻;更:经历。年纪轻,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指经验不多。
22、少年老成:原指人年纪虽轻,却很老练。现在也指年轻人缺乏朝气。
23、少不经事:少:年轻;更:经历。年纪轻,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指经验不多。
24、儿女心肠:年轻男女的柔情。亦指感情丰富、助人为乐的心性。
25、后生可畏:后生:年轻人,后辈;畏:敬畏。年轻人是可敬畏的。是指青年人能超过前辈。
26、晚生后学:泛指学习同一技艺或同一学问的后生晚辈。
【比喻年龄的词语】相关文章:
1.形容年龄的词语
2.关于比喻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