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教师角色,大胆“放飞”。
长期以来,中学作文教学都落如了一个桎梏之中:教师命题(局限于教材)——教师指导(省题.立意.选材)——范文引路——学生习作——教师批阅,讲评。这样,教师命题脱离学生实际(社会生活经验,学识积累程度),教师指导不对学生思路,一厢情愿地说教,搞得课堂死气沉沉,学生听来味同嚼蜡,昏昏欲睡。把学生完全置于被动地位,写什么文体,什么主题,甚至写几段,运用哪些表现方法,教师都一一“指导”或规定。教师讲的社会见识他们没有,教师说的生活体验他们无从谈起,教师提供的写作素材他们陌生而疏远,甚至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对要求使用的表现方法不知所云,修辞,逻辑几角钱一斤?学生带着题目,背着要求去搜肠刮肚,作文像填空(我们称之为“新八股”),为文而文,为完成任务,为考试而文。造成学生依耐心理严重,形成一种心理定势——反正老师会把“空”设计好(就像兔子会睡觉一样)。他们无须也没有必要去体验生活,感悟人生,无须去观察,去做生活体验和文化积淀,其文几乎是老师范文的翻版和复制,学生在老师设计好的框框里写出的文章没有真情实感,鹦鹉学舌,枯燥乏味,感情淡薄,失真失诚当然在情理之中。词非己出,没有一点文采可言。读来令人啼笑皆非。谁之过?老师!
学生所写的不是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真实感受,往往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万人一腔,情不真意不切,干干瘪瘪毫无个性,更无法创新,几多艰难,几多痛苦!教师的教学实际上是在给学生前进的道路上设置一个个障碍,制造一个个樊篱。所以教师必须调整以我为主唱独角戏的角色,放开课堂,大胆“放飞”。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讨论,谈谈个人的看法和观点,看看可以用哪些素材,并讲讲自己与之有关的经历和感受,自己听过的看过的故事和名人掌故,以及民间传说。然后由教师总结提炼出精华,并加以阐释扩展,为开阔学生视野,教师当然可以发挥发挥,讲讲学生可能没有听过看过的新奇有趣的故事,尤其是名人掌故。告诉他们可看哪些书,搜集哪方面的材料以及怎么搜集。还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进社会,投入大自然的怀抱,让其去认识去感知。既给学生提供了素材,又开阔了学生眼界,也让学生有了生活和知识积累。这样,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了,可能把有的同学看来无法写,无什么可写的问题都解决了,真可谓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教师在批阅讲解学生作文时,必须调整“问题发现者”(学生戏称“问题专家”)的角色。不要吹毛求疵,要求立意新,选材新,语言美。违背学生实际而拔苗助长,使学生在所谓高标准严要求下动弹不得,无所事事。批阅(包括讲评)时,不能用教师的认识和情感代替学生的认识和情感,不能因学生作文不合自己的口味而将其改得满目疮痍,面目全非,看不到一点学生作文的影子,虚情假意代替了真情实感。这样还要学生动什么手,写什么,你替他们写好了!讲评时,把学生作文说得一无是处,甚至恶语相向,破口大骂,把学生搞得面红耳赤,心惊肉跳。学生面临的是一次次失败,作文还没上交就胆颤心惊地准备“挨训”,惶惶不可终日,直到“挨训”了才长长地出一口气。挫伤了学生的作文兴趣,打击了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承受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打击,除了耻辱和痛苦,他们感受不到些许成功的喜悦,失败如影随行,谁还敢写?长此以往,有的学生就会交差了事,有的干脆不写不交,此时你才拿他们什么办法也没有,让你品尝的是失败的苦涩,那份失落,那份痛苦,那份难堪是常人无法分担和理解的。所以作文训练要放开形式(提倡一题多样文体,多样题材,多样立意),放开要求(剔除不切实际的要求,不作统一规定),放开批阅讲评(试着让学生互批互阅,自批自阅,互评成败得失)。要更多地发现和肯定学生的成功,对那些有真情实感的,哪怕只言片语也给予高度肯定和表扬激励,对那些大胆想象,哪怕只有些许新意也积极鼓励,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让“成功”成为其成母。据调研得知,那些在作文上有大进步,在文学上有大成就者,几乎无一例外的是在一次次鼓励下成长起来的。试想:那个蹲在鸡窝里学孵小鸡的孩子,得到的不是耐心的引导和鼓励,而是恐吓和巴掌,他后来能有多少成就?试想:那个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科学实验的人,得到的不是激励和赞许,而是讥讽挖苦与谩骂,他后来又能成为什么“家”!这大概印证了利川俗语——孩子服搂吧!
案例:中考作文冲刺训练
文题:我们学习过的许多课文都表达着表现着作者对“美好”的“感受”,春的温暖,夏的热烈,秋的成熟,冬的洁白;白杨的力争上游,紫藤的万花灿烂,鹤群的团队精神,斑羚的飞渡壮举,山峡的绮丽,石潭的清幽,西湖的朝烟夕岚,满井的山光水色;鲁迅心中的藤野,冰心笔下的纸船,来蒙托夫孤帆,玛丽居里的信念;张晓风的敬畏生命,毕淑敏的提醒幸福,白求恩的高尚纯粹,邓家先忠诚奉献……这一切都容入了我们成长的历程。
现在,让我们来表达对“美好”的“感受”吧。请以“感受”“美好”为话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自选内容,自拟文题,写一篇六七百字的作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2004年荆州市中考作文)
导写:此话题涵盖了自然与社会,人生等多个方面,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可有多种立意,可写多种文体。
放眼自然:鹰击长空,雄壮美丽;鱼翔浅底,悠闲惬意;小河湾湾延伸天边,不舍不弃;山峦起伏,耸入云天,挺拔不屈;朝霞似火,晚霞如荼,云蒸霞蔚;山花烂漫,林木青葱,一派生机。这一切一定会吸引你激情的目光。羊妈妈眷顾着小羊羔,深情地依偎在一起;老母牛一声声呼唤调皮的小牛犊,柔情似水,这一切怎不令你心潮涌动?其传达出的美感与真情,怎不会擦亮你蒙尘的眼睛?直面社会与人生:父亲是山,常令我们敬仰,你可曾看到他栉风沐雨为一家幸福而辛劳?母亲是水,我们甚至可以没有食物,也不可以没有她的温情与厚爱以及好似絮絮叨叨的叮咛。然而你可曾发现她因积劳成疾皱纹已爬上双颊,失去了往日风采?你可见一个盲人被路边的下水道盖绊倒,爬起身来顾不得拍拍身上的泥土把盖子盖好的感人情节?你可曾见运动场上同学好友相互帮扶共同角逐的动人画面?你可知雨伞美丽了城市的风景?《红楼》的悲情,《水浒》的雄浑,《三国》的壮美,《西游》的神秘,一定会让你倍觉快慰惬意!“美好”的“感受”不胜枚举。
可写记叙文:写出真情涌动感人至深的生活故事。
可写成散文:用散文笔法,文思飞扬,写出曲径通幽,河山壮美,风景这边独好,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情景交融。
可写议论文:写出有见地,有哲理的妙文,让人听你娓娓道来,使人神清气爽,倍感信服。
同学们不动手动笔,还等什么?(课堂气氛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