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不只在春天满分作文
导语:进了大学,老师对他异常关注,因为他是近年来唯一能以530分的文化分考进来的艺术生,所以学校决定破格让他本硕连读。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春天的作文,欢迎查阅与借鉴,谢谢。
□郑建华
怎样才能精忠报国?
是先诈降、后逃回,是杀生成仁、舍生取义,还是心怀大汉、巍然兀立?
苏武一言不发,擎着旌节,转身默默地走向了北海。
一
他本来是可以逃走的,因为那起动乱的参与者是副使张胜,同他没有任何关系。
可他没有逃跑,他是大汉的使节,手中的旌节是万千子民的重托,是大汉民族的“气节”。
单于也许永远不会明白什么叫做“气节”,也永远无法读懂“气节”在苏武心中的分量,所以他才会不厌其烦地劝降与威逼苏武,直至咆哮出那句:“放逐北海,直至公羊生出小羊,我才会放你回长安!”
单于可能怎么也没有料到这个文弱的书生竟抱紧了那根旌节,头也不回地去了北海。或许,当他听到单于的那声咆哮时,他就已经为自己的一生设定了结局:怀忠握义,待得冰融雪化时;即使终老于此,也要在这里为大汉树起一座丰碑。
苏武本以为自己走向了生命的终点,殊不知,他却从此走向了人生的巅峰。
二
北海是什么地方?
那里,大漠孤烟,浩瀚无边;那里,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没有人烟,没有音讯,每日作伴的只有落日的余晖与不解人意的羊群。
可就在这样的绝境中,朝廷给他的那根旌节,他却从不离身。
当他的气节之花盛开于苍凉的北海时,那里,不是春天。
是啊,那里从来就没有春天,有的只是饥寒,只是凄凉,只是归国无期的怅惘。
就这样,他在那里耗费了十九年。
十九年,风华早逝,英雄垂暮。
三
苍天终究还是不忍心了,他把苏武接回了长安。
我们不敢想象,也不忍想象,当苏武白发飘拂、步履蹒跚地行走于长安的大街上时,该是怎样的一幅景象?
十九年,岁月染白了他的黑发,时间压弯了他的脊梁,唯一不变的,只有他的心,还有他手中那根早已磨光了穗子的旌节。
当英雄少年、中国古代的头号战神霍去病金戈铁马,北击匈奴,所向披靡,封狼居胥之时,他的精忠之花盛开于赫赫战功中,盛开于春风得意里。
但千载余情,揭开岁月的尘封,最璀璨夺目的,还是苏武那朵绽放在北海风雪中的民族气节之花,盛开在人类精神园地中的笃信坚守之花。
但那里,没有春天。
评析 本文的特色凝结于烘托,它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层面:一是景物烘托。作者以画家的点染技法,对北海的荒凉和凄寒进行了细致的描绘,让人深味苏武牧羊十九年的苦寒和孤寂,从而有力地烘托出苏武在如此恶劣的环境和心境中所表现出的民族气节。这是一种“反拨”,环境和心境愈是恶劣,苏武身上的民族气节就愈难能可贵、光彩照人。二是人物烘托。作者以霍去病来衬托苏武:以英雄少年衬英雄垂暮,以所向披靡衬默默坚守,以春风得意衬苦寒孤寂。而这“三衬”的目的是“反拨”后面的“一衬”——苏武在人生严冬绽放的民族气节之花比霍去病在人生春天绽放的战地之花更给人以精神上的震撼,因而也更历久弥香。
□王由国
到处是惊叫声、欢笑声、哭泣声、叹息声,他站在高考分数公布栏的角落里,在这儿,他找到了自己的名字——王春生。
一看王春生这个名字,你就知道他出生在春天。他的父母都是白领,家庭条件还不错,父母一心希望他能做个IT精英或者CEO.于是他选修了物理和化学,尽管这两门学科很需要头脑和精力,但他还是撑了下来。他自我感觉学得还可以,可谁曾想到,高考分数竟会那么低,他很苦恼,老师和家长也很纳闷。
但他不想就此放弃,他重新回到了学校,开始了新一学年的复读生活。十分幸运的是,就读班级的班主任竟是他原先的班主任,对他很关心,经常会帮助他解决一些难题。
开学初,学生会搞了一次绘画作品征集活动。他很想参加,但又怕出丑,因而没有报名。但他并没有罢手,一下课,他就在桌上铺开纸作画。他觉得只有沉浸在画中时,才可以摆脱复读的阴影。
画好后,他蹑手蹑脚地来到征集箱旁,把画塞进去就溜了。
几天后,获奖作品张贴出来了,他也挤进去看。忽然,一张熟悉的画展现在眼前——这是一等奖的画,却没有署名。他笑了,他真的笑了,这是他落榜后第一次会心的笑。“这不是王春生画的吗?”后面传来一个声音,是同桌说的,他红着脸挤出了人群。
后来,班主任劝他改学艺术:“你的语、数、外基础相当好,只是理、化弱了一些。拿自己的优势去比别人的弱势,这才是最明智的选择,而且我还可以请美术老师给你单独辅导。”
他改科了,虽然只有短短几个月,但因为他有艺术的天赋和特长,再加上美术老师的精心辅导,绘画水平突飞猛进,他终于找到了在理、化学习中从未有过的成就感……在他第三次用画笔叉起方便面之后,他接到了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进了大学,老师对他异常关注,因为他是近年来唯一能以530分的文化分考进来的艺术生,所以学校决定破格让他本硕连读。经过教授几年来的精心栽培和他自己的潜心研习,他逐步在绘画界崭露头角。在校方支持下,他举办了个人画展。但令人惊奇的是,这次展出的都是夏、秋、冬三个季节的花,唯独没有春天的花。
他的高三班主任每年都会把他的.故事讲给新一届学生听,每当讲到这里时,学生都会问为什么,班主任总是回答说:“因为这次画展的主题是‘花开不只在春天’。你们到任何时候都要记住这样一句话,最明智的人,就是最懂得如何去选择自己人生之花绽放季节的人。”
评析 本文的亮点显现于丰厚的主旨和机智的突转。王春生的人生之花没有在高三应届生时开放,而开放在了复读之时;没有在初选的理、化学科上开放,而开放在了改选的艺术之上;而且这一求学之路的转轨还为他在大学的深造赢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这就使文章折射出多重的人生旨趣。而这一转化的背后则凝结着作者的“二度构思”:王春生要化劣势为优势,就必须“转科”;而他在绘画作品征集中表现出的艺术天赋和特长,证明他能够“转科”。此为“一度构思”。但这些仅是“转科”成功的必要条件,要想最终取得成功,还需外界的帮助和自身的努力。于是文章进入了“二度构思”:班主任的“指点迷津”和美术老师的“精心辅导”为他的成功创造了外部条件,而他自己“三次用画笔叉起方便面”式的专注和入迷则演绎了他最终成功的内因。正因为文章有了如此细针密线的构思,才使得我们身边的这个校园故事显得那么地可感、可信、可敬、可叹。
【花开不只在春天满分作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