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春节氛围遭到挑战
成都的陶先生已经是四代同堂了,春节:年味儿哪去了?。 以前过年都听他一人发号施令, 手拄着拐杖, 指点着子孙点烛、烧香、焚纸、放炮, 祭拜祖先;指领儿媳们做入味的饭菜;看孙辈们在大门、二门甚至腌菜的缸上贴的春联。 现在可好, 越到过年越没有人听他的了。 祭祖仪式当作迷信活动早被取消;年夜饭是饭店里见不着面的厨师做的;搬到楼房居住后, 门上草草贴个福字了事。
独自住在北京一处高档小区的王老先生盼着过年, 是又能和在国外的儿孙们见面了, 但等来的却是儿子不能回来过年的越洋电话。 王老先生的心一下子凉了半截, “一年就算白等了”。
人不回家了, 过去的传统也就丢的丢, 忘的忘。 腊月二十四不扫尘了;二十五不磨豆腐了;开到家门口的超市让年前置办年货的日子显得多余;没了过去那样成群结队往家赶的威风与气势, 也就享受不到那种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
变淡的不仅仅是气氛
年味儿变淡, 是传统祭祖文化的断裂、孝道在子女心中位置的退位以及亲情在“过年”这个中国人集体狂欢节目中的缺失。
春节失去了它的质, 留下的只是形了。 电话、手机短信, 把上门拜年的程序给省了;电视、网络里的娱乐节目, 把与家人拉家常的时间占据了;进口大片、游戏等外来文化的冲击, 把那种成群结对走出家门去看舞狮子、踩高跷、跑旱船、赛秧歌等等的娱乐, 变成儿时的记忆了。 人们过春节就像应付一项工作, 越来越快, 越来越简单。
中央民族大学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陶立璠教授说, 在我们民族的记忆中, 春节是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 它包含了天文历法、民间信仰、婚丧嫁娶、衣食住行等种种文化现象。 现在, 春节失去了许多它原有的文化内涵, 所以大家就感到年味儿淡了, 心理上有一种不满足感。 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 文化生活样式也比以前丰富了, 这些都可能冲击春节的年味儿, 使得诞生于农耕时代的一些传统仪式不再适于现代社会。 像那些子女在国外工作的、在异乡求学的, 与其说是他们把亲情淡忘, 不如说他们逐渐把过去对父母的依赖转到对生活、工作的托付上, 慢慢缺失了中国人赖以为生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