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以下是小编带来的拜年作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今天是农历大年三十。早晨天上下起了小雪。由于奶奶住在叔叔家,所以今天应该到叔叔家去给奶奶拜年。可是天上下着雪,还会不会去呢?我可是非常想去的呀!还好,到了9点多,爸爸妈妈拿上一些礼品,和我一起去叔叔家了。
呵!路上的人真多,人来人往的。有的拿着水果,有的提着食用油,还有得提着一箱箱的牛奶。有的人步行,有的骑着自行车,有的骑摩托车,有的坐公交车,有得打出租车。真是别有一番风趣。我想这些人也都是走亲访友,去拜年吧。
到了叔叔家,我先给奶奶、叔叔、婶婶拜过年后,就忙着和叔叔家的小妹妹乐乐玩去了。乐乐今年6岁了,长得很可爱,聪明伶俐。他特别喜欢和我玩儿,今天一大早还给我打电话,让我一定早点过来呢。所以我们一见面就抱在一起了。我们在一起做了好多游戏。如12345,迈步逮人。
正玩得高兴时,大人们就叫我们该吃饭了。我和乐乐洗完手,坐到了餐桌旁,午饭可真丰盛哪!鱼、红烧肘子、大虾等。我和乐乐比赛谁吃得多、吃得快,结果我先吃完了。等她吃完后,我们又一头钻进屋子去看书了。看的书有:《哪吒传奇》、《一千零一夜》、《故事大王》等。由于我是姐姐,我什么都让着她。
不知不觉时间已是下午6点多了,爸爸说该回家了,可我还不愿走,在我的一再恳求和奶奶叔叔的劝说下,爸爸只好同意了。我和乐乐又高兴地跑进屋里,关上门,玩开了。吃过晚饭,我和乐乐再见,依依不舍地跟着爸妈回家了。
到了路上一看,天不知何时放晴了。我望着满天的星云,回忆着这个快乐的今天,心里美滋滋的。多么令人愉快的一天哪!
你知道,过年问什么要去给人们拜年么,不知道的话我来告诉你。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写北宋汴京时云:“十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明中叶陆容在《菽园杂记》卷五中说“京师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
在古代,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2017小学生春节拜年作文500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