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八月十五都是众人皆知的中秋节。每年的中秋节大家都会跟家人们在一起过,下面是关于中秋节初二作文的内容,欢迎阅读!
今天是中秋节,妈妈早就把晚上上月的东西准备好了,水果洗干净了,还有一个大蜜袖呢!
哈哈,赏月的时间到了,八点整,我们把东西搬到了六楼的阳台上,便开始赏月。今天的月亮好圆好圆,使我想起了一首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十五的月亮好圆啊!”我情不自禁的说。
“十五的月亮还没有十六圆呢。”妈妈道。
月亮刚开始时,好像很害羞一样,一直躲在乌云姐姐的身后,乌云姐姐对它说:“我的好妹妹,别害怕,勇敢地“站”出来,你看,下面有许多你喜爱吃的东西,真羡慕你。”月亮听乌云姐姐的话,勇敢的站了出来,“真的耶”说着,就笑了起来。我痴痴的望着月亮,妈妈和伯母们开始谈起嫦娥奔月的故事。说着说着,小姨带着两个小表弟来了,最有趣的是那个小的,他上来时,傻傻地望着月亮问:“那个圆圆的东西为什么老在天上呢?”说完又用手去指,这时,妹妹骗他:“不能用手去指,用手去指它会割你耳朵的。”他果然被吓到了,忙把手抽回来,捂着耳朵,那幼稚的样子真是可爱极了。过了不久,他才问:“怎么我的耳朵还没被割下来呀?”“因为呀,他在要在你不注意的时候割。”“那我时时注意,他不就咯不到我了。”“那你睡觉时,你注意到了吗?他特别喜欢在别人睡着的时候动手。“他又不说话,但可以看出他很着急,妈妈仿佛也看出来了,就去冰箱里那四根冰棍,要哄他,还没说要给他吃,他就嚷着:“我不要我不要,妈妈说吃了会肚子痛的,我不要肚子痛的!”而那眼睛却从没离开过那根冰棍,我们这时都已经在吃了,说:“不吃不要流口水哦。”“我不要吃,但我偏要流口水!”可他口中说不要,眼睛却总盯着。我妈妈骗他说:“你不吃,我自己吃。”“不要吃他不要吃它。”眼睛转向小姨,眼里充满渴望的表情。“没事的,吃吧!”小姨终于发话了。他迅速接过冰棍,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我看着看着,真有点馋延欲滴了。
赏月结束了,可真有趣!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们中国传统的中秋节,十五的夜晚人们仰望朗朗明月,想念亲人,所以中秋节还有一个名字叫“团圆节”人们除了赏月,还要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石榴、草莓、葡萄、桔子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不能少。
今年我妈妈买了十几箱月饼和十几箱花生牛奶,这种月饼叫喜团圆月饼。我们家两箱喜团圆月饼,不拿花生牛奶,这剩下的就全发给工人。我和妈妈、哥哥、姐姐、明香阿姨还有王颜去仙水洋。我妈妈开车,到了度尾她就停下车,去饭店吃午饭,吃完午我们又出发,后面突然一位叔叔和一位老奶奶他们的车到我们的车后面,妈妈生气地说:“你怎没看路,还直接撞到我们的车”。妈妈打开车门,看了一下后面,觉得没事就开车去仙水洋,我们到了仙水洋,我觉得真是山路十八弯呀!我们先去买袜子,哥哥说:他不要买袜子。我们说去了那里,我觉得漂亮,我们就先脱掉鞋子,再穿上袜子,最后下水。那仙水洋一点也不深,我和哥哥在打水仗,姐姐和王颜也在打水仗……到了中岸,我发现很多只小鱼,我就叫王颜一起捉鱼,我们一只小鱼也没有捉到,那边叔叔说:“谁要鱼来这个袋子里捉”。我和王颜急忙跑过去捉,我捉到了很多只鱼,王颜才捉到5只小鱼,这些叔叔又说:谁要鱼来这个袋子里捉鱼,我和王颜又急忙跑过去捉鱼,我一手就住了3只小鱼,一只比较大的鱼,叔叔夸我很历害,我又捉到很多小鱼,王颜捉到了10只小鱼,两只比较大的鱼,我们捉来捉去,我们俩个人的小鱼加起来一共有一百多只小鱼……
我们就把鱼放在妈妈的身旁,哥哥说:“小心点,不要把它们给害死,知道吗?”我和王颜就开始打水仗,打水仗害我和短裙湿透了,我和王颜就不打水仗了,又跑妈妈的身旁,哥哥说:“把这些小鱼都放了,因为这些小鱼也有它的生命”。我和王颜就把这些鱼都放了,我们就回奶奶家。
到了奶奶家,我看见爸爸,我就问爸爸:“你怎么在这里呢?你几时回来的呢?”爸爸说:“我中午回来的”我就跟爸爸说:哦,我先去外面玩……晚上十二点,我看见月亮又大又圆像一轮玉盘嵌在蓝色的天幕中,突然我好像看见一只玉兔浮在月亮中。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处于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人赋予月亮许多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自汉至唐,墨客骚人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至北宋太宗年间,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届时万民同庆。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