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的小镇要突出特色的地方,包括建筑或者是活动之类的。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文化创意小镇申报材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四营乡位于泊头市西部,东临交河,西接富镇,南与阜城蒋坊乡眦邻,北与献县河城街乡接壤。全乡总面积7500公顷,耕地81250亩,粮食作物占56000亩,经济作物25250亩,其中果林占据3000亩。辖53个行政村,总人口3.2万人。全乡共有小学5所,幼儿园多与小学合建,有卫生院一所,有村级卫生室42个,境内拥有军张、四营、田庙(田三)、范留慈、穆村、冯三番、黄屯等6个集贸市场。乡驻地现位于四营村,由四营村即镇直单位组成,是全乡的整治、经济、文化中心,农业产业主要为粮食种植,组织化程度日益提高。
二、特色小镇产业定位
打造环保产业独特的专业水准,提升企业的专业化水平,集中精力搞好核心业务,同时发展采摘观光旅游业,集产业、旅游为一体“园区镇”。
三、发展特色
四营乡是我国北方环保设备生产的发源地,近年来发展迅速,并注重产业集聚,力争打造长江以北最大的除尘产业基地。目前我乡已拥有环保企业60余家,占全乡民营企业总数的60%,生产整机的有15家,生产配件的31家,产品已形成高压静电大布袋、单机、旋风、噪声控制、管道支吊架等6大系列150个品种。固定资产总值达5亿元,从业人口5500人,全国百强、省十强环保企业5家,年产除尘器及配件40万吨,年产值达15亿元,产品远销全国,并出口到东南亚地区和俄罗斯等国家,产品广泛适用于钢铁建材、化工、能源及十几个工业领域。特别是河北高科集团不断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在自身的不断努力和泊头市政府的牵头带动下,2015年6月份与河北工业大学开展合作,河北工业大学研究基地最终在高科落户,这一举措将进一步带动我乡环保产业的整体发展。
近几年四营乡工业发展迅速,并已形成以除尘设备制造业为主,铸造、阀门、药用包材、汽车配件等多业并举的工业格局。阀门制造是我乡的又一支柱产业,生产楼宇暖通及给排水设备,拥有12项国家专利,已成为许多国内大型重点项目的阀门供应基地。同力阀门全焊接节能球阀生产线项目,获得省著名商标,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标志性建筑鸟巢选用了该公司的产品,2015年该公司的阻力平衡阀专利获得国家创新基金。药用包材是四营乡新兴产业,主要生产药瓶、托盘、pvc片材等系列产品,目前正开发制片设备,我乡药用包材企业现有15家,产品占全国市场32%。
特色小镇集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在积极发展产业的同时,依托采摘大棚,积极开发集采摘、观光、住宿于一体的旅游业。围绕灌河村民心湖,在村南建设采摘园和农家乐体验园,建设一座占地100亩的.仿古式农家饭店,同时可容纳1000人就餐,100人住宿,餐桌所用食材全部由生态园自产供应,吃、住、行、游、购、娱面面俱到,让顾客亲身体验天然乐趣,陶冶心灵。
四、建设规划
四营乡工业园区是泊头市西部最具发展潜力的强势经济板块,下一步,四营乡将按照“工业强乡、项目立乡、开放兴乡、商贸活乡”的工作思路,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即以园区建设带动民营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进一步提高园区的项目承载能力,计划在原有沿路经济的基础上将园区向三条乡级公路延展,即以正港路为中轴线,以1号公路(正港路至四营)、2号公路(正港路至冯三番)、3号公路(正港路至黄屯)为两翼,形成一横三纵的脊骨型工业园区格局,总占地面积可达5000亩,建设面积1500亩,包括除尘环保、药用包材、阀门制造三个专业小区,预计将投入资金4亿元,建设道路15公里,硬化线路20公里,增设变压器15台,注重发展环保除尘、药用包材和阀门制造三大产业。
总之,为进一步提升工业园的品位,在繁荣市场经济的同时,将观光旅游融入到特色城镇建设之中,按照“兴工、强旅”的发展思路,发展现代农业,力促四营乡发展成为以环保设备产业和采摘观光为主的特色小镇。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科学规划先行,基础设施配套、特色产业支撑、公共服务保障、民族文化传承、社会多元投资的总要求,因地制宜的建设风情小镇,显著改善农村面貌,提高农民收入,解决农民实际问题,切实推动了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基本情况
(一)政区概况
**镇位于**县城西南部,海**线自北向南穿过。全镇下辖10个村委会,68个村小组,4个镇农场,是个黎、苗、壮、汉族聚居的乡镇,共3830户,14938人,农业人口11837人,非农业人口1338人,劳动力6792人。地势西部高,东部平缓,西部山区是境内河流的发源地和分水岭,是水源林区,全镇大部分的森林皆分布于此,生态环境保护良好,共有6宗水库,目前全镇森林覆盖率达到83.6%。
(二)经济概况
土地面积171.2平方公里,其中:水旱田面积13153亩,坡地1854亩,人均耕地0.6亩。种植经济作物橡胶12600亩,497360株,年产干胶460.8吨;槟榔10236亩,约72万株,年产量1910.7吨;冬季瓜菜7236亩,年产量5204.8吨;荔枝、龙眼、菠萝蜜等2108.5亩。2014年,全镇财政收入715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96元。
(三)发展优势
1、**镇水利资源丰富,土地肥沃,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918毫米,宜农宜胶。不仅是**县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还是****县森林面积最大的乡镇,公益林面积7.5万亩,热带雨林资源丰富,同时,热带水果种植园种类多,主要有菠萝、芒果、红毛丹、荔枝、龙眼等。我镇将以发展特色产业驱动旅游产业、带动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为目标。通过半山半岛琦园养生谷、山竹子现代农业观光园等北片特色项目辐射我镇南片旅游服务行业和镇区农产品电子商务、加工业的发展。形成第一产业带动第三产业,同时拉动第二产业协同发展的局面。
2、我镇位于海**线,距**东线高速30公里,路网发达,是我县打造乡村旅游的中心路线,地理区位优势大。我镇目前建有冷库一家,物流中心一家,年吞吐量大。建设风情小镇对海**线沿线旅游经济的发展有明显的促进和拉动作用。
3、我镇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主要为黎族、苗族,占全镇人口90.79。所以,我镇的黎苗文化特色村庄较多,有发展特色文化旅游的基础。
二、发展目标
力争用3-5年的时间把**镇建设成为主体定位鲜明、建设风格独特、生活环境整洁、基础设施完善、主导产业成熟的旅游风情小镇。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多规合一”,通过明确主题、完善功能、做强产业、加强管理,进行环境改善、产业发展、服务优化和素质提升,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坚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规划以黎、苗文化为基础,优化生态环境、打造文化品牌、引入特色产业、提升资源价值,努力将新政建设成为经济稳步发展、基础设施完善、社会进步、环境良好、具有黎苗特色的宜居、宜游、宜业的旅游风情小镇。
三、主要建设内容及发展方向
根据实际情况,改造老镇区,规划新镇区,坚持“生态优先、产业带动、示范带路、连片开发”的发展理念,积极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引进项目,调整产业结构,以市场为导向,采取“政府+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培育农业产业基地,发展以种养为主的“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景”特色经济,打造一批以“旅+农”为理念的生态旅游项目,结合自身产业特色、人文特色、环境特色,将新政按照“一带一街四区”的区位进行打造。
“一带”
黎苗民俗文化旅游观光带
**镇是一个黎苗族聚居的乡镇,也是全县苗族人口最多的乡镇,具有丰富的黎苗文化。以**卫生院—南改村委会公路为主线,沿途有毛拉洞、什木和报导三宗水库,有红毛丹种植园1000亩,龙眼、荔枝种植园2000度亩,山青水秀,生态资源非常丰富。将这一带的黎苗族资源进行统筹
【文化创意小镇申报材料】相关文章:
3.特色小镇申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