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重阳节习俗

时间:2021-08-31

潮汕重阳节习俗

  农历九月九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潮汕民间,只直接称它做“九月九”。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潮汕重阳节习俗,希望有所帮助!

  祭祖

  潮俗在重阳节祭祖的都是家境比较清贫者,他们无力在每个祖先的忌辰都祭拜,便在这一天做个总的祭拜,求得祖宗谅解。

  登高

  《澄海县志》载:“九月九日,是重阳节,登高饮酒,簪菊花,插茱萸,仍遵照古人遗留下习俗,谚语说:‘九月重九,登高饮酒。’”这天称为重阳节,是因为《易经》将九定为阳数,而九相重,称为“重九”。又因为日、月俱为“九”数,两阳相重,又称为“重阳”。

  重阳登高习俗,从西汉时期就已经流行。有关登高缘因,人们社撰了这样一个传说。《续齐谐记》曰:东汉时汝南桓景,随方士费长房学道术,游学多年。一天,费长房告诫桓景说:“九月九日这一天,你家有大灾。你可速回家,让家人皆准备一只装有茱萸的绛色袋子,系于臂上,登高饮菊花酒,便可消灾免祸。桓景听罢,匆忙回家,遵从师傅所嘱,令全家登高。到傍晚回家一看,院中的狗、猪、羊、牛均已暴死。费长房闻讯说:这是家畜代你全家受了祸。这传说虽属无稽之谈,但反映了古人迫切期望消灾避祸、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

  随着岁月流逝,重阳登高习俗中的迷信观念日益淡漠,而登高习俗被赋上新气息。九月九日正值仲秋季节,天高气爽,云淡山青,金桂飘香。当此之时,邀请三四亲朋好友,欣然结伴出游,登高环望,极目天舒。那漫山红叶,金黄果实,各种风光尽收眼底,顿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

  食“九皇斋”

  潮汕重阳节保持中国传统的风俗,如高人雅士登高游赏,饮酒赋诗,老百姓翻晒衣物书籍、椅柜颇有古意。潮安、澄海且有一处结缘风习,即炸油麻丸分送亲友。丸与缘同音(粤语读音),意在结缘。另旧时潮州戏班自初一日起至初九晚上要食斋,称食九皇斋。自初一日起全班人员穿白衫裤,天天焚香敬奉,初九晚上,全体敬拜(连同玄武山佛祖和戏神田元帅一起拜)。民间也有拜九皇者。但在泰国潮籍华侨裔食九皇斋却很隆重,自初一至初九或初十,普遍有食九皇斋,祀拜皇神之俗。他们所祀的九皇神,与中国神书上所说的北斗辰宿不同,也与潮汕本土民间传说的'人皇九个头,有九个兄弟,分管九州的九皇神不同。他们拜的九皇神,传说原是九个贼,后被观音大士收服,改邪为正,大慈大悲,做了许多善事,成为佛门的大弟子,而受人们的崇拜,构成了有异于本土的潮汕华侨民俗的一部分

  食重阳糕

  重阳吃“重阳糕”。重阳糕就是用粉面蒸糕,辅料有枣、粟或肉。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高,象座小宝塔,上面还做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的意思。

  放风筝

  清乾隆《揭阳县志》云:“重阳,俗不登高,士大夫好事者或为之。是日,儿童多放纸鸢(即放风筝)。”九月风信好,儿童多放风筝。有童谣说:“九月九,风禽线断满天走。”

  潮俗又说:“九月九,风筝仔,满街走。”说的是潮汕人在这一天的一项特殊习俗:放风筝。潮汕地区春夏多雨,冬天太冷,秋天最宜室外活动。金秋季节,秋风送爽,蓝天下飘着一只只造形别致的风筝,使人觉得生活充满生机,全然没有北方秋天的萧瑟景象。

  潮汕地区的风筝不似潍坊风筝有名,但放风筝之俗较为普遍。风筝多是小号的,削竹篾为架,糊上各种质量的白纸,再在自纸上画上各种图案。常见的有鲳鱼、章鱼、蝴蝶、蜻蜒等动物造型。

  食菊花餐

  重阳节古称菊花节。古人有:“九月重阳都下赏菊”、“九月九日饮菊酒,人共黄花醉重阳”及“九月黄花插满头”等诗句。

  古往今来,潮汕人家,世代相沿,“九九”重阳有赏菊、餐菊、饮菊、插菊等风俗。古医籍《神农本草经》中有“菊花,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之妙效。故古人赞美菊花为“延寿客”,其功可知矣。

【潮汕重阳节习俗】相关文章:

1.潮汕春节习俗作文

2.潮汕冬至习俗作文

3.潮汕冬节习俗

4.潮汕春节习俗盘点

5.潮汕春节习俗禁忌

6.潮汕端午节的习俗

7.潮汕中秋节习俗

8.潮汕春节习俗的作文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