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在西管茅村提起擂大鼓,人们准会竖起大拇指说:刘海森大鼓,绝了!
说起来,爸爸与大鼓挺有缘的。爸爸小时候,村里穷,人们早出晚归,辛勤忙碌,可还是解决不了温饱问题。有一天,村里买了四面大鼓:黄中泛白的鼓面,红色的鼓腰,还有那漆黑的鼓架。村长说擂擂鼓,让人们充实一下精神生活。人们都去看热闹,爸爸也去了,谁知这一去他竟对鼓“一见钟情”了。爸爸渴望能擂大鼓,可是他年龄小,大鼓又少,人们根本不让他碰。后来,爸爸想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每当教练教人擂大鼓时,他就坐在一边,合着节拍,拍自己的膝盖。天长日久,他的膝盖拍肿了,但是,这怎么能阻止爸爸擂大鼓的欲望呢?就是靠着这份毅力,爸爸居然学会了好几套擂鼓的技法。
后来,老爸的举动被教练看在眼里,他十分感动,就同意教爸爸学擂鼓。从此,爸爸的大鼓生涯就开始了。虽然爸爸擂鼓的姿势扎实、好看,鼓点也敲得准,可是由于年龄小,每次表演时,他还是上不了台。
麦子青了又黄,黄了又青,转眼二十余载过去了,家乡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爸爸也由昔日的娃娃成长为一个扬眉吐气的农家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娱乐活动也多了起来。特别是大鼓,日益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大鼓的数量增多了,规模扩大了,村里专门成立了一个大鼓社,指导人们擂大鼓。爸爸从此擂得更有劲了,他不仅自己擂,还把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别人。
西管茅的大鼓出了名。开始只在自己的村里擂,慢慢地走到了镇上,后来又擂到市里。特别是1995年,村里的大鼓在‘伊洛民间艺术大奖赛”t获得第二名后,管茅大鼓更是蜚声河洛大地。每年都有外乡、外市送请帖。从此,爸爸擂得更欢了,他也更喜欢大鼓了。
有一天,爸爸把我叫到他跟前,问:’’你知道爸为什么一直深爱着大鼓吗?’我摇了摇头产那是因为大鼓热烈。每当你置身于鼓声中时,你会感到那震撼人心的力量,仿佛是向四化进军的战鼓在敲响。这几年日子好过了,腰粗了,气壮了,爸擂大鼓的劲儿也更大了。孩子,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爸也教你擂大鼓。’说着,一只沉稳的大手拍在了我那尚稚嫩的肩上。爸爸笑了,我也笑了。
愿爸爸和大鼓能永远相伴,也愿我们的祖国在鼓声中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