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堂阅读欣赏课,我听了一篇作文,只是一个很平常的同学写的。但我想,在我心里那作文并不平常。那篇文章叫《捡起我们的爱心》。它写了一个平时随处可见的故事,他把爱心施舍给了一个“可怜人”,而那个人却在无意间被剥去伪装,露出了他真实的面貌……他写道:“我宁愿蒙上我的眼睛,也不愿知道他践踏了我的爱心;我宁愿捂住我的耳朵,也不愿听到他用丑恶玷污善良的声音。”
他的文章虽然的确不平常,可不代表我赞成他的观点。
就如小时候,我看漫画《三毛流浪记》,三毛虽已无奈地到处要饭,而他一看见自己旁边更惨的人,不禁把自己的那点钱也给了那人。我并不想说这事的结果,但故事毕竟有结局,三毛被骗了。可是,后来呢,他却继续善良着……
也像前不久,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过的一篇短小的文章,是说一个乞丐,在炎热的夏天,自己只拥有一米的蔽阴处,可却收留了另一个乞丐,让他与自己一同分享一米的凉意……
当我们被骗时,那种感觉是难受的。可其实我们并没有做什么。我们只是弯了弯腰,丢下了一块装在自己身上都会觉得沉重的硬币。也许,我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我总想,比起三毛与乞丐,我们施舍的东西确实微不足道。因为,我们并没有与他们处在同一种环境中,并不是给了别人就掏穷了自己。所以,彼此间对物质与需求的衡量是不一样的。也许,乞丐付出的虽然不过是一阵阴凉,却超过我们的施舍。那经历会使我们懂得更多。我们全都似乎是这些苦难生活的局外人,按常理来说,我们并不在乎一次“欺骗”,也许那并不叫作“欺骗”。
我想,我们想要蒙上自己的眼睛,捂住自己的耳朵,是为了不闻不问那所谓的“欺骗”。不!我们应该昂起头,传递爱心、传递真诚;因为在这世上,还有更多的人,施舍出比我们给的还更重要的东西。我们看似这些苦难的局外人,可我们并不该成为爱心的局外人。
作文评点:小女孩有大慈悲,这是本文给人的最大感受。开头树靶子,并不剑拔弩张,而是拈花微笑。论证中引证的方法特别突出,而且一分为二,并不强加于人;再加上对比论证的方法,使自己的观点得到坚实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