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头顶有一轮明月,我定会注视良久。
明月,在我看来,是大自然最美的诗。这首诗,写了很久,也写得很凄美。.它写在了唐诗的宣纸上,也写在了宋诗的笔墨里。诗人说,明月是我心中的一滴泪;词人说,明月是我心灵的一句独白。诗人与词人用了一生的心血,挥毫着它。后来,一个简单的词语成了它最终的解释,那便是:苍凉。
小时候,我总喜欢和外婆一起,在浸了整整一天的阳光里的晚上看月亮。那时,正值夏季,虫多、风清、夜朗,也是乘凉的最好时刻。那一晚,小小的我总是望着那不是黑夜所给予的发光物体。我问外婆,那是什么。外婆说,是月亮。然后,外婆讲了与月亮有关的故事,说从前有个美丽的女子,因吃了颗仙丹而飞到了月亮上去,那月亮从此变得格外的美丽,这个美丽的女子叫嫦娥,小小的我,从未听过如此好的故事,那一整晚,我伏在外婆的怀里,看着月亮,心中有着不可名状的感觉。如今,外婆走了,月亮依旧明亮皎洁。但我,又觉得匆匆的时光带走了某些隐秘的幻想……
渐渐地,长大的我越发感到明月在苍天,一隅处诉说的悲欢离合。每当在街上看到一轮明月,灯红酒绿的城市,人来人往的大道,以及映衬着繁华生活的人们沉醉在酒意中,与那冰洁如玉的明月相比,差之甚远。城布,确乎没有明月的影子。于是,我便喜欢在人静微凉的小巷或清风泠泠的天台上看月亮。那感觉,是人掬了一轮明月,把心灵放在浩大的夜空中静置着,等待的,便是无言的寂寞。在城里,属于“城里的月光”,唯一可以在天台上寻找。毕竟,天台是空旷的,明月是空旷的,看月光的人也是空旷的,空旷的心与空旷的物,诉说着不可空旷的情与思。自然与心灵,也就是这样才息息相通。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早已背了多年的唐韵在如今回味起来,却是满口的沉重。明月,就是离乡游子眷恋与哀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苏子却给月寄托了无限的青春与美好。人生渺渺,明月总是白玉如洁,无论秦时之明月,或是今时之明月,在我看来,清泠明月,永远是看月人情与思的流露。
长空当月是苍凉。就是如此的明月,却在夜空中闪耀光芒。多少年来,离别人看月流珠,永别人对月思亲。盼儿的母亲,也唯有月可倾诉衷肠了。只希望他们,无论是身在城市或乡村里,都能在一个有月亮的夜晚,依靠在窗台边,抚摸一下,那一缕清冷月光,然后对着窗外的人儿说一声:远方的你,可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