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六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吃午饭的方式变化,反映出共和国六十年的巨大发展和变化。
吃饭对于人们来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吃好的也好,吃孬的也好,总是要吃的,可吃饭的形式却在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着,有的已经消失,有的正在消失,而有些已经没有了的东西往往会引起人们对它酸楚的回忆。
我今年五十四岁,经历了如今年轻人不甚了解的许多年代,对于吃饭的形式更是身经百态,一年又一年的慢慢流逝,吃出了往日的辛酸,吃出了岁月的艰难,吃出了时光的无奈,吃出了生活的希望,吃出了未来的甜蜜。
和现在相比,过去时代的早饭和晚饭,除了质量上不同外,基本上大庭相竟,早上的匆忙,晚上的闲逸,而午饭则为我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回忆。
记得从儿时上学起,就开始领略午饭那影响了我一生的魅力。那时候的家,距离学校有一公里多一点,上了一上午的课,早已是饥肠辘辘,下课后便和住在附近的同学一起向家里跑去吃午饭,因为午饭时间就一小时多一点,所谓的午饭不过就是一个窝头而已,好在那时的学校少,小学都是上下午轮换的半天,可到了中学,就得吃完午饭后再接着返回学校。就这样在吃午饭的.奔跑中结束了我的学生时代。
告别了学生时代,又走向了一个更广阔的天地——农村,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一个秋天,我们几十个十八、九岁的年轻人来到这个非常典型的北方小山村,放眼望去,两面是浑圆而且盖满树林的小山,山脚下的坡地上黄熟的玉米和大豆等待收割,一条清澈的小河从中间流过,小河两岸是一片片即将成熟的金色稻田,微风拂过,稻浪滚滚,如诗如画。画是美的,可是这“作画”的辛劳过程却使我终生难忘。恰巧这时正处在农村变革的前夜,我们这些城里来的年轻人完整的经历了中国最后一代农民的传统的体力劳作过程,体验了他们生息的艰难。然而毕竟是年轻人,繁重的体力劳动仍压抑不住青春的四溢,中午在田野里吃午饭,大家围坐在草地上边吃边闹,吃得快的有的小憩,有的吹起了悠扬的口琴,吃得慢的又有琴声下饭,也很惬意。有时回到驻地吃午饭,那就更壮观,你看那树下,高大的柴堆旁,门前的台阶以至窗台上都坐满了人,如果说吴伯萧笔下的百辆纺车是一种整齐的美,那这就是自由和随意的美!
这样的午饭吃了几年,又被时代换了另一种方式,回城后到了工厂,在工厂吃午饭又是一番风味,早上,上班的工人们先到水房,有的将从家里带来的米在铝制饭盒里淘洗后添上水,放在一个大铁箱里面,有的将带来的装有熟饭熟菜的饭盒也放在里面,层层叠叠摆放好,关严箱门,通上烧开水炉的热气,中午十二点开启,便是百家气味,工人们取走自己的饭盒,回到车间三三两两围坐一起,或是下棋,或是玩扑克,边吃边玩,这也是我在工厂几年留在记忆力的难忘的情景。
如今这些情景已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宽敞明亮的餐厅,科学卫生的餐具,营养丰富的饭菜,每当我在这样洁净 的环境里享用午餐,就会觉得共和国在实实在在的发展壮大,观一斑而知全豹!
【昔日的午饭800字作文】相关文章:
1.昔日的对手作文
2.昔日的同桌作文
5.童年昔日的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