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最喜欢的便是过年。有新衣服穿,有红包拿,可以吃许多美味的食物。那时候总会问妈妈:“什么时候过年呀?怎能还不过年?”随着年岁的渐渐增长,对过年的热情却没消减。过年就意味着放寒假,不用上学。后来,也不知从哪年起,对过年的热情渐渐消散,觉得过年和平时差不多,不过多放了几天假而已。而如今,对过年似乎又有了兴趣。看着一家人为着过年忙前忙后,好不热闹!
但有时是不喜欢过年的,过年就意味着年岁的增长,我不再是小孩子了,而那些至亲也会随着我的长大慢慢变老。更不喜欢的,就是各种拜年。由于不经常见,那些亲戚根本就不熟。明明两个差不多大的人,一个要叫哥哥,一个要叫叔叔。还有什么姑奶奶姨奶奶舅奶奶,一团乱麻。当然,每逢过年,就有吃不完的宴席。今天他家请客,明天你家,后天我家。一连几天没在家里吃过一餐饭。宴席吃多了也无味,虽说每次都是满满一大桌子菜,可看着一点食欲都没有,还不如吃些清粥小菜来得舒坦。
不知不觉间,年快过完了。想起自己那一堆未动的作业,心中暗暗感慨:还不如不放假,不过年。每天这样浑浑噩噩地过着,作业根本写不完。虽说不太想过年,可渐渐地发现,过年似乎成了一种习惯,或者说一种仪式。年年腊月二十四是过小年,这些年,不管多远,也会在二十四这天晚上赶回老家吃晚饭。再过几天,到腊月二十九,就是辞年。这天中午会祭祖,烧奶奶亲手折的元宝。到了大年三十,就要贴对联,准备年夜饭。接着大年初几就是各种拜年,各种聚会。这顿吃撑了下顿还得继续。到了大年初五,这天早上起床要放鞭炮,就意味着年过完了。接着初六初七初八就忙着各奔东西。
一年又一年,年年都是如此,又有些不同。比如这几年崇尚健康,也为了节约,年夜饭上的大鱼大肉少了许多。在过年这几天中也不仅仅局限于走亲访友,有时也会一家人外出游玩,体会不同地方的文化风俗。聚会时长辈们也不再执着于闹酒了,更多的是闲谈。可能有人会认为这样会冲淡年味,但我认为这些变化都是可喜的,过年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更要弃其糟粕。
二月忽然天降大雪,雪花缓缓飘落,落入四合院儿,我的年就在这个四合院开始了……
再次回到这座四合院时已经是二十九了,离年三十只差一天,但是人们却早就开始准备这个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都很重要的节日。院子里早早的就挂上了大红灯笼,贴上了辞旧迎新的春联,大人们从仓库中拿出了过年的食材忙碌起来。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院子里的孩子们再次唱起了这首儿歌,对于孩子们而言,过年总是最幸福的。穿上新衣,戴上棉帽,在街坊四邻中来回的走,生怕谁没看见。一过年我就吵着爷爷陪我放鞭炮,拿着火柴一点,就赶紧躲到爷爷身后,捂起耳朵。
按照老规矩,大人们会买回来糖葫芦放在冰箱里,所以我们就会趁着大人们不在时偷偷去拿,姑姑每次都抱怨说连糖葫芦的影子都没看到。我坐在门槛上吃着糖葫芦,雪越下越大,每到这时,我都回忆起增奶奶还在时,想起她过年前每次都会跟我说:“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想起她总是偷偷告诉我,糖葫芦藏在哪里。我知道年不光是喜庆的气氛,更是怀念。
随着十二点钟声的敲响,大人们齐聚在院子里,拿出准备好的红包。听到孩子们的祝福,大多笑得合不拢嘴了吧。四合院的传统是给爷爷奶奶拜年时要磕头,总记得小时候还经常问大人们为什么要磕头?他们总说叫我不要抱怨,今天抱怨了一年都会不顺心的。小时候总是总觉得这是迷信,长大后才明白,这不叫迷信,这叫“传统”,有了“传统”才有“年”。
大年三十一过,大年初一要吃饺子,人们会把硬币放在饺子里,谁最先吃到就说明谁一年运气都会好。大人们都不在意,他们知道这是哄小孩子开心的。每年我都悄悄来到厨房,趁着哥哥姐姐们不注意,问奶奶硬币藏在哪个饺子里,所以今年我又是第一个吃到硬币的人。外面的雪又下大了,玻璃上起了一层薄雾,屋子中不断传来此起彼伏的笑声。
四合院的所有人在大年初一都要拍一张全家福,全家福上的人也在一直变,可没有改变的是浓浓的年味儿,和每个人脸上幸福盈满的笑。我望着窗外的雪,还一直在下,手中紧紧的握着这张全家福。过年远不止是穿上新衣,吃好吃的,领红包,所有人在一起才叫真的过年。
每逢寒假我就盼望着过年,因为过年趣事多多:有丰盛的年夜饭,有美丽的烟花,还有精彩的春晚……能不招人喜欢吗?
腊月二十八,我一大早就跟着爸爸妈妈去置办年货。来到商场,眼前人流如潮,一眼望去全都推着堆得像小山似的购物车,人们的脸上都露着喜悦的笑容。商场的上空不时地传来欢快的音乐,《新年好》、《恭喜发财》、《欢乐中国年》等更衬托出了过年开心的氛围。我们随着人流挤进了年货街,货柜上的商品琳琅满目,甚至许多商品还换上了新衣,漂亮的礼盒装瞬间吸引着我们购物者的眼球。因为过年的缘故,爸妈都对我解除了一些禁止令,我尽情地挑选着我喜爱的零食。转眼间,我们的购物车就被塞得满满的了。我们可谓是满载而归,一路上,我看着属于我的囊中之物偷偷地乐呵着。
期盼的大年三十终于到了,我们踏上了回外婆家的旅程,沿途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充满着浓浓的年味。一踏进家门,我就看见外公外婆在忙碌地准备年夜饭,爸妈也参与了其中。一阵阵香味扑鼻而来,我溜进厨房看到摆着都是我爱吃的菜,忍不住咽了下口水,趁没人注意我的时候,赶紧偷了块肉往嘴里塞。到了傍晚时分年夜饭开吃了,我们全家其乐融融地围着一桌丰盛的饭菜吃得津津有味,感觉过年的饭菜尤其的美味可口让我食欲大增。
在欢声笑语中,天渐渐黑了。突然,一声巨响划破天际,接着噼噼啪啪地响声接连不断。我赶忙停下手中的筷子冲出门外,只见一簇簇烟花冲上天,然后又爆开,像流星一样划过天空坠落下来。我兴冲冲地把爸爸为我准备的烟花拿出来,并催促着爸爸去点燃。“嘭!”只见一束火光冲向天空向四面八方爆开,烟花千姿百态地绽放着如百花争艳。瞧,那朵“牡丹”开得多么绚丽呀!那儿的“菊花”也不甘示弱,还有那儿的“梅花”……其中最快的就属那“冲天炮”了,它以闪电般的速度飞上天,快得让人来不及反应。那五彩缤纷的烟花照亮天空,照亮了大地,那绚丽的色彩犹如我们来年的锦绣前程。
随着时间的流逝,伴着烟花爆竹声,我进入了梦乡。我喜欢过年,喜欢过年的热闹,喜欢过年时全家人坐在一起吃年夜饭的时光。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过年,是一种快乐!
大年三十是最忙碌的,一种喜庆与热闹交织着,整个城市呈现出红红火火的景象。
我们一家人起了个大早,开始分工合作起来。奶奶洗菜、切菜;妈妈在厨房里弄饭、炒菜;我和爸爸负责贴对联、挂灯笼。爸爸爬上梯子,爷爷连忙帮他扶住,我则像一个小指挥家似的指手画脚,“上面一点,左边一点,对……”每贴好一副对联,我都会模仿古人的样子,摇头晃脑地念起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伴随着古典音乐,可真是别有一番古风古韵。
厨房里一股浓浓的菜香扑鼻而来,我禁不住垂涎三尺,径直跑向厨房,一尝为快。天色渐暗,一道道色,香,味齐全的美味佳肴陆续端上了餐桌,不亚于皇宫盛宴。十六个菜蕴含着新的一年万事顺意;“芋艿”、“鱼”寓意是年年有余;美味的“年糕炒龙虾”象征着年年高,一年更比一年好;香喷喷的“烤鸡”意味着吉祥如意……
开饭了,我将好菜先依次夹给长辈。大家都纷纷夸我“新的一年,长大懂事多了。”我心里美滋滋的。餐桌上大家有说有笑,互相推杯换盏,觥筹交错,我也以饮料代酒喝了再喝,敬了再敬,祝福了再祝福,其乐融融,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吃罢年夜饭,我连忙收拾碗筷,认认真真地把餐桌擦得一尘不染。尔后殷勤地给每个人倒了一杯茶水,把水果端到茶几上。接着,我不失时机地拱手大声给大家拜年:“恭祝大家新年发大财……。”我还没说出后半句,大家都早已心领神会,纷纷慷慨解囊,笑嘻嘻地将红包递给了我。我小心翼翼地拿着这一大叠红包,心里不禁一阵窃喜。
我早已按奈不住,转身跑向烟花爆竹店,提着一大袋烟花就往楼顶跑,迫不及待地燃放起了烟花。绚丽的烟花在黑暗的夜空中竟相绽放,那流光溢彩四散开来的点点金光,把夜空装点得如此灿烂夺目。随着“啪啪”的响声,一颗颗小小的火星似一颗颗流星拖着长长的尾巴滑破天穹落下,消失。
放完烟花已经很晚了,奶奶招呼着我们吃汤圆。我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奶奶慌忙说:“小点心,小心硬币”。“噹”“耶”我欢呼起来,大家纷纷祝福我前途无量。我满足地打了几个饱嗝,一边守岁,一边继续欣赏着精彩的文艺晚会。
春节,是所有孩子盼望的一天吧,可是现在我对春节已丧失了兴趣。
吃年夜饭时,想必大家一定可以收获到红包吧。吃饭前,姐姐给了我一个红包,我开心地接过去,像是拿到了宝贝似的收起来,结果我一转身,发现妈妈沉着脸,难看极了!把我拉去厨房说:“你都十二、三岁了,接红包还像个小孩儿似的,接时你应该先说不能要不能要,你这样,别人觉得你还像个小孩子似的。接了还要说‘谢谢’你说了吗?”我只好照妈妈说的做了,我心想过个佳节,接个红包弄得那么拘谨,至于吗?现在感觉接红包成了个过场,不是贺岁了。
吃完年夜饭,我们就要去辞年,从前我可是最期待这事,能拿糖、能拿喝的,能拿玩的,现在都快忘了这事。我、四个哥哥、一个妹妹,我们先去一位姨娘家,我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宛如木头人,我不会主动拿吃的,一、害怕别人说自己不礼貌,二、确实有些东西我不太喜欢吃,如果有喜欢吃的也只是干坐在那盯着那东西,希望别人可以拿给我。哦!对了,去别人家吃都要说“新年快乐”,我也许是因为性格,不愿意说。走之前主人都会拿出小孩玩的烟花,当拿出来,我两眼发光,可身边好像总有一只恶魔在我身边重复着妈妈的那句话,姨娘给我,我先是不要,后来只好拿了。去另一家的路上碰到了上屋的一群小孩子,他们欢快地笑着,手里拿着大把烟花去一户人家辞年,我顿时愣住了。我以前也是这样,现在发现,原来都是被大人的那些虚伪所拘束。
大年初二,我们本可以回老家去,可今天说是一个姑姑家来我家拜年,计划临时改变,妈妈那一天不高兴。原来因为许多年来,大年初二我家多回外婆家拜年,今天不能回去,自然脸上没有笑容。我呢!也不高兴,因为见不了外婆。我一年到头来见外婆的时间也没有我的寒假那么长,所以十分想她。
接近十二点时,妈妈见我闷闷不乐的,说:“人家就来了,摆出一副这样的表情不太好,别人会说闲话的。”我反驳妈妈:“你不也是吗?”妈妈说:“再不情愿,也是要来的!”话音刚落人就来了,妈妈连忙出去,顺便留了一句:“别再闷闷不乐,快倒茶去。”如果是以前的我也许不会那么虚伪吧!可我还是出去笑着迎客。客人走后妈妈说:“也不提前打个招呼,害得我今天忙累死了。”我听到时既然这样,那为什么要那么客气呢?我明明不希望他们来,却还笑着招待客人,也许我开始变得虚伪了,不像儿时了。
现在我发现,年没有变,真正变的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