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我的80岁太爷爷戴着老花镜座在客厅的沙发上看着报纸,边看边发出感叹声。好奇的我将目光移到太爷爷手中的报纸上,原来他正在看《新华日报》上“镜头看巨变”的文章。恰巧老师布置我们写一篇家乡变化的作文,我便央求他给我讲点这方面的内容,太爷爷高兴地眯缝着眼睛将背向后靠了靠,给我摆起了“龙门阵”:
先说“穿”字。解放初期,物资奇缺,想做件衣服得凭布票到乡供销社去买。好不容易卖到布做好的衣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衣服上是补丁压补丁,款式也是单一的“中山装”样式。因为条件艰苦,当时许多村干部用属于化纤质地的“日本尿素”包装袋改当裤子的面料,便有了“大干部、小干部,人人都穿抖抖裤,穿青的、穿蓝的,就是没有社员的”顺口溜。改革开放后,富裕起来的农民,对穿着也开始讲究了,各式各样的西装、休闲装、运动装、时尚装,占满了农民的衣柜,他们不管看颜色、款式、质地,而且讲究品牌和追求时尚和流行。
再说“吃”字。新中国刚刚成立的那几年,农民的温饱都成问题,更不用说吃菜了。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有了粮食的农民主食以粗粮为主,腌制的萝卜、白菜等成了他们一年四季的“家常菜”。随着改革开放,鼓起钱袋子的农民,开始在吃上讲究科学,追求营养。鸡、鱼、肉、蛋和反季节蔬菜,隔三差五的出现在他们的餐桌上,现在的人们对吃更认准“绿色”食品。
接着说“住”字。太爷爷说:他最早住的房子是用芦苇、玉米秸、麦草等搭建的简易草棚,是名副其实的“茅草屋”,碰上下雨、大风等恶劣天气,真令人担心。记得有一年的冬天,风特别大将茅草屋的上盖给掀了,在上去修路时我还吟诵了杜甫的“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的诗句自乐。80年代,爷爷盖起了土墙瓦顶的房子,总算给全家建“遮风挡雨”的地方。现在,托新农村建设的福,我们的家建在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的农民别墅群中,住在宽敞明亮的楼房里,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觉真比城里还好。
最后说“行”字。最早,人们的出行主要是靠步行。当爷爷从邮电学校毕业后,老式“永久”牌自行车便成了他的主要交通工具。现在看起来并不起眼的老式自行车,在当时曾令村上人羡慕不已。现如今,“农村班车通达”工程,让城里的公交车开到了咱小区门口,解决了农民出行难。家家户户都有了摩托车、电动车,庄上十来户人家还买了私家车,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为咱农民的农产品进城出售提供了便利,拉近了城乡之间的距离。
听着太爷爷讲述的“衣、食、住、行”的故事,真令人感叹国家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真为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我决心努力学习,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和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