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弘扬朱熹文化作文600字
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弘扬朱熹文化作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在东海之宾的八闽大地上有一座山城,就是被誉为“闽中尼山”、“海滨诌鲁”的朱熹的诞生地--闽中明珠--尤溪。当你进入尤溪城关来到交通枢纽地的三岔路口时,你就会看到一尊高大的朱熹塑像正手握书卷、用身遂的目光在注视你。
是的,每当我走近塑像,我仿怫就能听到他的叮咛和嘱咐,我庆幸自己从小就在这中叮咛和嘱咐声中长大。我为我生在这座山城而感到骄傲
朱熹爷爷,您知道吗?在一次公交车上我就看到这样一番情景:那是一个早上,一位同学正坐在一个座位上。这时,上来了提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因四周无座位,他只好站着。小同学见到了这个情景,就连忙上前扶住老爷爷,让他坐到自己的座位上,老人说:“还是你自己坐吧,我站一站没有什么关系。”小同学诚恳地说:“不,你年纪大,站着不方便,还是您坐着吧!“您坐吧!”……老爷爷和小同学一直互相让座,旁边的人的人看了就称赞这位小男孩是个懂事的孩子,这时有人站了起来:“小弟弟,你坐下,还是让他坐我的座位吧!”只听小同学恳切地说:“朱熹爷爷教育我们要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我要听朱熹爷爷的教导啊!”车厢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朱熹爷爷,您的勤奋好学的品质深深的影响了我们尤溪的学子,真是“尤溪风月无今古,学海扬帆有后人”!
朱熹爷爷,您知道吗?您四岁时的一句话:“天之上是何物?”使您的父亲惊奇,更惊动了我们后人。
天之上到底为何物?人类抱着探索天上高奥密的决心,不断的探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我国的航天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从“东方红一号”到“东方红三号”,从“神舟一号”到“神州六号”,为我们中华儿女实现穿越太空的梦想铺平了道路。朱熹爷爷,您知道了吧,今年十月,我们的“嫦娥一号”奔月卫星发射成功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又一次地实现了!您一定感到无比欣慰,因为您心中的`困惑,如今会得到满意的回答了。
“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您从小的这种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学习方法,给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我从中得益非浅。
朱熹爷爷,您在《观书有感》中告诉我们:“问渠哪得请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会记住:穷里致知是源,反躬践实更是源。真正地把您的叮嘱牢记心间,从小立志,学会读书,学会做人。
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画依旧,琴依旧,只是你已静静地长眠于地数百年了,但隐隐文公山,缓缓清印溪,没有一刻停止过对你的怀念。因为这一方山水处处有您的足迹,处处有您的墨迹,处处有您的气息。这一方莘莘学子因为你而多了份书卷气,这一方父母官也因你而正气满怀,这一方的百姓因为你而多了份豪气,这一方山水因你而更显灵气。
为有源头活水来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这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物是人已非,人去诗还在。当人们还停留在天光云影中享受自然时,你智慧的大脑却在思考中穿越时空。“观书有感”,何止是观书,人生不也是如此吗?什么样的源头,就有什么样的现状。知识丰富的源头是博览群书,永不掉队的源头是改革创新,廉洁奉公的源头是心存百姓,国富民强的源头是社会和谐,而朱子您不就是尤溪能名扬四海的源头之一吗?您的思想不就是我们想建设和谐生活的源头之一吗?……所以我们永不能让“源头”枯竭,让“源头”受污染。
无边光景一时新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春暖花开,东风和煦,莺歌燕舞,万紫千红,你为我们描绘了春到人间时的大好风光。其实你何尝不是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理想中的生活画卷:我们渴望寻“芳”时,能有“万紫千红”;我们渴望寻“圣人之道”时,能见“桃李满天下”;我们渴望寻“心中之梦”时,能够“蓦然回首,梦想就在灯火阑珊处”;我们渴望寻“爱”时,能感受到“人间自有真情在”,我们渴望寻“和谐”时,能看到“无边光景一时新”……为了渴望能成为现实,我们会不计付出。
此日中流自在行
“昨夜江头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朱熹《观书有感》)“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对书的痴迷,让你处处有感悟,处处生妙语,亦让后人时时受启迪。只因“春水生”,“蒙冲巨舰”遂成“一毛轻”,遂能“自在行”,形象说理,妙趣横生,它让人想起“读书破万卷”时,自然会“下笔如有神”;想起“磨刀不误砍柴工”;想起“功到自然成”;想起厚积薄发……一语惊醒梦中人:你想成功吗?那你就先付出,水到自会渠成。
总觉得您有神话中的魔棒,能点石成金,能化寻常为神奇;总觉得您有佛门中的慧眼,能看透天地玄机,能了然世间万物;总觉得您有传说中的摄魂之术,你能让时人茅塞顿开,让千年之后的人还沐浴在你的智慧中,在你的智慧中开创新的生活。
你,让怀念您成为一种习惯……
突然间,又想起您的《题石榴》:“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只是如今面对石榴花开时,我们不必感慨“可怜此地无车马”了。您知道吗?您的故乡沈城,您曾牵系的华夏神州不仅正处于“五月榴花照眼明”之时,也正是“车如流水马如龙”之际!
【关于弘扬朱熹文化作文600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