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作为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东汉末年战争纷起,群雄逐鹿,直到三国归晋的过程。当我初次翻阅这本书时,曹操、刘备、诸葛亮等传奇人物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桃园三结义、草船借箭、空城计等故事更是脍炙人口。说到故事中的刘备,有些人可能觉得刘备只会哭只会跑,没有多少真本事。但在我看来,刘备是一位绝世英雄,并非无能之辈。
首先,跟曹操和孙权比起来,刘备的起步异常艰难。曹操出身官宦世家,年轻时便在朝廷任职,在镇压黄巾起义军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最后建立了魏国。孙权较大程度上仰仗了父兄基业,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孙策遇刺身亡后,孙权继而执掌家业,最终成为吴王。反观刘备,他出生于没落的汉朝皇室世家,父亲刘弘去世较早,少年时期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非常艰苦,二十八岁时仍然一事无成。刘备早期颠沛流离,投靠过刘焉、刘恢、曹操、袁绍、刘表等人,多次寄人篱下。但是刘备百折不挠,从不灰心丧气,从不放弃自己的理想,不断地在敌友之间周旋。身为草根平民的他却能在乱世中以微薄的力量抗争强大的势力,坚韧不拔,终成一方霸业。
其次,刘备以仁义当先,热爱百姓。自万世佳话桃园三结义开始,关羽和张飞就跟了刘备一辈子,关羽还来了一个千里走单骑,就因为刘备重义。刘备在长坂战时,不顾自己的危亡,带着百姓一起撤退,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他管理新野,或是徐州,都是布施仁政,与民
秋毫无犯,深得百姓的爱戴。
再者,刘备极其注重人才。大家都知道三顾茅庐的故事,讲的就是刘备两次拜访诸葛亮落空,第三次拜访时诸葛亮正在午睡,刘备便和关张二人在台阶下等候了一个时辰,直至孔明醒来。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所打动,终于当了刘备的军师,自此命运的天平就开始向刘备倾斜,刘备才能咸鱼翻身。除了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也是为刘备所用,组成了五虎上将,威震四方。这些文武奇才之所以能够忠心辅佐刘备,是因为刘备唯才是举、礼贤下士。
煮酒论英雄时,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可见曹操对刘备的认可。刘备不只是英雄,更是一位贤德之君。“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这是刘备在临终时对刘禅的告诫,这做人的道理也让世人铭记于心、千古传诵。
这就是我眼中的刘备,一位胸怀远大、仁义当先、求贤如渴、宽厚爱民、百折不挠的真英雄。
让我最佩服的就是皇叔刘备刘玄德,刘备为人仁厚,大度,忠义。并且一切以人民为主,不可谓是当时的一位大明主。 当时刘备被曹军打败,准备弃城退兵,但是这位心宅仁厚,一心为民的明主,怕曹军进城后进行大屠杀,放心不下当地百姓,所以铤而走险,带着百姓共同退兵,导致最后的大失败,但是我们能看出刘备还是人民为主的,宁可负自己也不愿负天下人,与曹操的宁可负天下人,也不愿天下人负我,形成一个强烈的对比。由此可现刘备是一位仁厚之人。联想到今天的政府就是与刘备一样,一心为人民着想。 在今天我们要向刘备学习:尊重有才能的人,这样我们的各种事才情会发扬得更好。我们都应该有自己的目标, 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不要轻言放弃追求自己的目标! 刘备的成功,还源于他自身具备的优良品质 信义为先。 曹操兵困徐州。孔融约请刘备同往解围。刘备言兵微将寡,恐难轻动。孔融误以为刘备无仗义之心。刘备请孔融先行,自己去公孙瓒处借兵。孔融曰:“公切勿失信。”刘备说了一番掷地有声的话:“公以备为何如人也?自古皆有死,人无信不立。刘备借得军,或借不得军,必然亲至。”每读至此,都会被刘备信义为先,舍命相陪的气势深深打动。 心无杂念,为人坦荡
白门楼吕布被擒。吕布对曹操说:“公为大将,布副之,
天下不难定也。”曹操问玄德意下如何。刘备曰:“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其实以曹操的精明,断不会赦免吕布,他问刘备多半出于试探。刘备的回答却毫不遮掩,全无私心,直言吕布的反复无常本质,指其为动乱的因素之一,同时以丁原董卓为例给予曹操善意的提醒。足见刘备不仅不虚伪,而且心怀坦荡,腹无杂念。
干大事而不惜身。
国舅董承奉衣带诏欲图曹操。至刘备处以诏书示之,请其签名。刘备欣然手书“汉左将军刘备”于其上。试想若是贪生怕死之人,定会顾虑一旦事有泄露必然祸及自身,不敢署名。刘备的这个签名堪称壮举,表明他是一个干大事不惜身的人。
识人之能
刘备入长沙,魏延来见,孔明令斩之。刘备惊问:“魏延乃有功无罪之人,军师何故杀之?”孔明对曰魏延杀主献地,久后必反。刘备曰:“若斩此人,恐降者人人自危。”刘备在时,多用魏延,事实证明魏延确是将才。孔明则有意压制魏延,使其不得施展。其实魏延杀主献地,事出有因,依附刘备后也未见有反心,后来的反叛恐怕很大程度上是孔明“逼”反的。对人才的驾驭,除了威慑,人格魅力的感化同样重要。刘备就精于此道。证明刘备识人之能在孔明之上的,
莫过于刘备之于马谡“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精准判断。 纵观刘备一生,视扫平宇内,一统天下为不变的追求,当他得到来之不易的江山后,却举重若轻的将这一切当作了报仇的成本。重情如此,世所罕见。刘备用一场酣畅淋漓的失败兑现了当初的誓言: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对于刘备而言,彝陵之战是军事的失败,人性的胜利。刘备没能缔造一个旷日持久的伟大王朝,却高歌了一曲兄弟情深的`千古绝唱。
刘备,震撼我心灵的英雄。
刘备,是很多时候人们景仰的对象。在人们的潜意识里,他是谦虚仁德的化身,但从另外的角度来看就仿佛不是这样了。
从正面角度来看,刘备是君子,为什么呢?他三顾茅庐,放下了皇叔的架子,请诸葛亮做军师;他奔波至徐州,无偿帮助陶谦抵御曹操;他为不使曹操屠城,协几万百姓躲避曹操追杀,却拖累了自己……
从反面角度来看,刘备是奸雄。
1.推徐州:他推掉陶谦的徐州,答应只是暂住,其目的是为了等陶谦一死,百姓推举他为刺史。可这有一个前提条件,得曹操再次攻打徐州,到那时徐州群龙无首,陶谦的几个儿子又是公认的衣架饭桶,届时徐州唾手可得。
2.懵袁绍:他兵败依附袁绍,而他的二弟却被曹操抓住了,云长被迫给曹操卖命,关羽在白马斩杀颜良,探子报是一赤面长须的大汉所斩杀,袁绍认为是关羽,要杀刘备,刘备却说世上有许多面貌相似之人,袁绍便放了他。第二次,关羽又杀了文丑,袁绍大怒,又要杀刘备,刘备便说他可以把关羽招致袁绍帐下,袁绍满是欣喜,便放了刘备。后来,刘备找了个借口,从袁绍身边溜了,袁绍也愣是没见着关羽。
3.骗吕布:在徐州之战中,吕布兵败被抓,曹操本来是打算把吕布留在身边,且以他驾驭手下的能力,也足以控制住吕布这条猛虎。正当他准备将吕布的绳子松开的时候,刘备发话了,他说:“曹公不记得丁原董卓的下场了吗?”曹操恍然大悟,急令杀掉吕布,可怜的曹操,被无情的骗了;可怜的吕布,被白白杀了;殊不知,刘备这招一石二鸟,既灭了吕布,;又减弱了曹操的力量。
4.吞刘璋:张松也是倒霉,去找曹操献益州,却用热脸贴了曹操的冷屁股。那时曹操连打几场胜仗,心高气傲、不可一世,却让刘备捡了个便宜。张松一来,刘备就带着一队的将领去迎接,让张松好不感动。你以为在曹操那刘备没有细作?那就怪了。话说回来,刘备呢,
把张松搞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还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把张松送走了。张松呢,也乖乖地献上地图。过了一段时间,刘备进军益州,在宴会上,二人同席而坐,亲密无间,但屏风后却藏了几十个刀斧手。这当然不是刘备的意思,他及时制止了一切。宴会后庞统不解地问他为什么不动手,刘备说:“现在还没到时机,要是现在动手,恐怕会失去民心。”一番话让凤雏庞统心服口服,机智深远由此见得。
由上面四点,可以看出刘备的奸。他不是英雄,但是枭雄。,枭雄比英雄更容易活在乱世上,这也是他能成就大业的根本原因。
我不否认刘备一世英名,毕竟他为中国的历史填上了辉煌的一笔。
我眼中的刘备600(四)
我眼中的刘备600(五)
本帖最后由 clarence 于 2013-3-8 15:16 编辑
1)“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与哪句相呼应?
A 社稷今将建,江山忽已移 B 上下五千年,弹指一挥间
C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D 成败转头空,浊酒喜相逢
2)汉灵帝即位后,宦官谁弄权?
A 张让 B 曹节 C 赵忠 D 郭胜
3)刘焉发榜招军时,刘备多少岁?
A 十八岁 B 二十八岁
C 三十六岁 D 四十二岁
4)《太平要术》是南华老仙送给谁的三卷天书?
A 张宝 B 张角 C 张梁 D 以上三人
5)刘备几岁时,其母就让他云游学习了?
A 十四 B 十五 C 十六 D 十七
6)“地公将军”是指谁?
我眼中的刘备600我眼中的刘备600(六)
读三国演义有感600字
篇一:读三国演义有感600字
最近,我读了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受益匪浅,它是我国古代著名作家罗贯中写的,主要讲述了三国时期,刘备、孙权、曹操三人通过努力各自创建了蜀、吴、魏三国,三分天下,从而展开了长久的纷争。后来,由于刘备之子刘蝉整日不务正业,软弱无能,孙权之孙孙皓大量消耗国家物资,最后都归降于魏国的司马炎,被晋国统一的>故事。
这本书刻画了许多杰出的人物,如诸葛亮、刘备
我眼中的刘备600我眼中的刘备600(七)
我眼中的刘备600
【关于刘备的3篇600字小作文】相关文章:
3.刘备出书作文
4.刘备简介
5.我眼中的刘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