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肉丸圆又圆,家乡味道浓又浓。
吃肉丸的习俗在石城县由来已久。石城是客家文化发源地之一,素有“客家摇篮”之称,历史上是客家民系的重要中转站。据一些资料记载,当年为逃避中原战乱而饱受迁徙之苦的石城客家人,期盼太平盛世,渴望举家团圆,永享安乐宁和,特地发明制作了这么一道地方特色突出、有喜庆色彩的客家美食,这就是圆又圆的石城肉丸,寓意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石城肉丸的制作特别有讲究。精猪肉和红薯粉是制作石城肉丸的主要原料。首先将精猪肉切成小片,放入特制的石“料臼”内,用木椎舂烂。然后按1∶1的比例倒入红薯粉,用料椎反复冲擂,直到肉料捣成泥糊状。捣烂的肉料松软滑溜,抓在掌中一捻,鼓起一个圆球,用汤匙一舀,放入水中就是一个圆滚滚的肉丸。肉丸可煮可蒸。煮出来的肉丸鲜甜,蒸出来的肉丸清脆。根据个人喜好还可以加入葱、蒜、笋等配料,口味更加清香别致。肉丸出锅后,调好一碟酱油辣椒料,趁热一蘸,轻咬一口,猪肉的甜香、薯粉的滑溜,交织成最美味的客家小吃!
小孩吃肉丸更有趣了,往往喜欢用筷子把四五个肉丸串成一串,三五个邻居小孩聚在一起,相互比一下,然后美美地、饱饱地吃上一顿。
肉丸是石城县一道特色菜,无论逢年过节,还是大小红白事,肉丸是一道必上菜肴之一。在当地已形成了“无肉丸不宴席”的规矩。
特别是春节期间,家家户户会事先制作好肉丸,农村人多的会准备上千个肉丸,城里人则准备少些,不够用时及时买肉制作。待客人上门拜年时拿出肉丸款待客人。
石城肉丸陪伴着每一位客家石城人长大,已深深地镌刻在当地人的记忆里,伴随着当地人走过每一个春夏秋冬。特别是对那些外出务工人员,肉丸成为一道抹不去的乡愁。每年外出务工时,当地百姓总要在家里事先制好肉丸,用油炸一下或在油里浸泡(可保存更长时间),再把制作好的肉丸带到异地他乡,待平日里拿出来食用,品尝久违的家乡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