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铁匠
刘亮程
①吐尔洪·吐迪是这个祖传十三代的铁匠家庭中最年轻的小铁匠。他十三岁跟父亲学打铁,今年二十四岁。成家一年多了,有个不到一岁的儿子。吐尔洪说,他的孩子长大后说啥也不让他打铁了,教他好好上学,出来干别的去。吐尔洪说他当时就不愿学打铁,父亲却硬逼着他学。打铁太累人,又挣不上钱。他们家打了十几代铁了,还住在这些破烂房子里,他结婚时都没钱盖一间新房子。
②吐尔洪的父亲吐迪·艾则孜也是十二三岁学打铁。他父亲是库车城里有名的铁匠,一年四季,来订做铁器的人络绎不绝。父亲的一把锤子养活一家人,日子还算过得去。吐迪也是不愿跟父亲学打铁,没干几天就跑掉了。他嫌打铁锤太重,累死累活挥半天才挣几块钱,他想出去做买卖。父亲给了他一点钱,他买了一车西瓜,卸在街边叫卖。结果,西瓜一半是生的,卖不出去。生意做赔了,才又垂头丧气回到父亲的打铁炉旁。
③父亲说,我们就是干这个的,祖宗给我们选了打铁这一行都快一千年了,多少朝代灭掉了。我们虽没挣到多少钱,却也活得好好的。只要一代一代把手艺传下去,就会有一口饭吃。我们不干这个干啥去。
④吐迪·艾则孜打镰刀时眼皮低垂,眯成细细弯镰似的眼睛里,只有一把逐渐成型的镰刀。儿子吐尔洪就没这么专注了,手里打着镰刀,心里不知道想着啥事情,眼睛东张西望。
⑤铁匠炉旁一天到晚围着人,有来买镰刀的,有闲的没事看打镰刀的。天冷了还是烤火的好地方,无家可归的人,冻极了就挨近铁匠炉,手伸进炉火里燎两下,又赶紧塞回袖筒赶路去了。
⑥麦收前常有来修镰刀的乡下人,一坐大半天。一把卖掉的镰刀,三五年后又回到铁匠炉前,用的豁豁牙牙,木把也松动了。铁匠举起镰刀,扫一眼就能认出这把是不是自己打的。旧镰刀扔进炉中,烧红、修刃、淬火,看上去又跟新的一样。修一把旧镰刀一两块钱,也有耍赖皮不给钱的,丢下一句好话就走了,三五年不见面,直到镰刀再次用坏。
⑦吐迪家的每一把镰刀上,都留有自己的记痕。过去三十年五十年,甚至一二百年,他们都能认出自己家族打制的镰刀。那些记痕留在不易磨损的镰刀臂弯处,像两排月牙形的指甲印,千年以来他们就这样传递记忆。每一代的印记都有所不同,一样的月牙形指甲印,在家族的每一个铁匠手里排出不同的形式。没有具体的图谱记载每一代祖先打出的印记是怎样的形式。这种简单的变化,过去几代人数百年后,肯定会有一个后代打在镰刀弯臂上的印记与某个祖先的完全一致,冥冥中他们叠合在一起。那把千年前的镰刀,又神秘地、不被觉察地握在某个人手里。他用它割麦子、割草、芟树枝、削锨把儿和鞭杆……千百年来,就是这些永远不变的事情在磨损着一把又一把镰刀。
⑧打镰刀的人把自己的年年月月打进黑铁里,铁块烧红、变冷、再烧红,锤子落下、挥起、再落下。这些看似简单,千年不变的手工活,也许一旦失传便永远地消失了,我们再不会找回它。那是一种生活方式。它不仅仅是架一个打铁炉,掌握火候,把一块铁打成镰刀这样简单的一件事。更重要的是打铁人常年累月,一代一代积累下来的那种心理。通过一把镰刀对世界人生的理解与认知,到头来真正失传的是这些东西。
⑨吐尔洪·吐迪家的铁匠铺,还会一年一年敲打下去。打到他跟父亲一样的年岁还有几十年时间呢,到那时不知生活变成什么样子。他是否会像父亲一样,虽然自己当初不愿学打铁,却又硬逼着儿子去学这门累人的笨重手艺。在这段漫长的铁匠生涯中,一个人的想法或许会渐渐地变得跟祖先一样古老。不管过去多少年,社会怎样变革,我们总会在一生的某个时期,跟远在时光那头的祖先们,想到一起。
⑩吐尔洪会从父亲吐迪那里,学会打铁的所有手艺,他是否再往下传,就是他自己的事了。那片田野还会一年一年地生长麦子,每家每户的一小畦麦地,还要用镰刀去收割。那些从铁匠铺里,一锤一锤敲打出来的镰刀,就像一弯过时的月亮,暗淡、古老、陈旧,却永不会沉落。
(1)请结合文章内容赏析第④段和第⑥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5分)
①吐迪·艾则孜打镰刀时眼皮低垂,眯成细细弯镰似的眼睛里,只有一把逐渐成型的镰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旧镰刀扔进炉中,烧红、修刃、淬火,看上去又跟新的一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采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吐迪·艾则孜打镰刀时投入、专注、胸有成竹的特点;同时,比喻也暗合他的工作,十分巧妙。
②“扔进”“烧红”“修刃”“淬火”,一系列动词使用精练、连贯,生动地再现了吐迪家修旧镰刀的过程,表现了吐迪家打铁技艺的纯熟。
(2)请结合全文,分析第⑤段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这段文字描写了吐迪家铁匠铺的环境,这里既是打铁、买卖的地方,也是人们休闲、歇脚、取暖的地方,透露出浓浓的人情味。
②为下文做铺垫,烘托了本文的主题。
(3)解释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意。(6分)
那些从铁匠铺里,一锤一锤敲打出来的镰刀,就像一弯过时的月亮,暗淡、古老、陈旧,却永不会沉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传统手工业、传统生活方式渐渐过时、褪色、被人淡忘。
②但是传统手工业、传统生活方式所体现出的专注、精细、慢调、有人情味的特点永远不会消失。
(4)文章结尾说“吐尔洪会从父亲吐迪那里,学会打铁的所有手艺,他是否再往下传,就是他自己的事了”。你认为吐尔洪会不会把祖传的打铁的手艺再往下传?试作探究。(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会。
①吐迪家是一个祖传十三代的铁匠世家,不会轻易让它失传。
②田野里的麦子需要镰刀收割,吐迪家的镰刀最受欢迎。
③一代一代的打铁人通过一把镰刀获得对世界人生的理解与认知。
④这种传统手工业和生活方式具有永恒的魅力。
(2)不会。
①打铁太累人又挣不上钱。
②吐尔洪要他的孩子好好上学,坚决不让他长大后再打铁。
③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打铁手艺渐渐淘汰。
④文章的题目是“最后的铁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