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论语>十则》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尊敬的各位专家、老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论语>十则》说课稿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论语>十则》。

  《<论语>十则》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5篇课文。本单元所选课文侧重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编者所选的十则语录,则是从求知态度、学习方法、品德修养三个方面指导学生学习和处事,引导学生提高自身修养,塑造理想人格。其简洁的语言精华和深刻的思想精髓,对于心理发展正处于萌芽状态的初中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意义。

  因为时代的发展,语言的变革,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抱有不解、不屑的消极心态。但作为语录体典范的《论语》,浅显易懂,朴素的道理一直以来都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潜移默化地浸透着我们的意识。即使现在,仍然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所以我备课的出发点就是联系学生生活,唤起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积累经典,为己所用。“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基于此,我认为教、学的重点是“积累”,教、学的最有效方法就是“诵读”。

  积累

  积累包括对孔子及《论语》地位、影响的了解;结合注释对文意的理解;对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整理归纳;对文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的记忆;语录体的特点及运用。

  布置学生课前查找资料或图片,了解孔子及《论语》。学生会找到很多资料,比如: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曾宣称“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教师需要强调的是无论何时、何地,孔子的思想是影响了古今中外的智慧,以此唤起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引导学生了解孔子儿时的聪明好学、勤奋努力。比如:孔子儿时学母亲教的字,因为字多,怕第二日母亲检查时出错,他反复练写。直到熟练地不写错一字才放心睡觉。这样的故事让孔子走下圣坛,学生对孔子产生一种亲近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

  当然,结合注释理解文意也是《新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的基本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诵读

  学生如何学,如何积累,如何将祖国优秀的文化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动力哪?我想,就是在教师引导下,在多重对话中开展诵读。可以分为四个层次:背景诵读,举行【故事会】,引领学生走近孔子,激趣导入;理解诵读,举行【背诵比赛】,引领学生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以竞赛的形式背诵,记忆是深入理解的基础;探究诵读,预设问题情境,联系学生生活,在合作探究中完成与文本的深入对话;感悟诵读,写【凡人名言】,记下心得体会,在语文实践中将所学内化为精神力量。

  背景诵读、理解诵读环节,学生活动以比赛形式展开,容易激发学生兴趣。那如何引导学生探究诵读和感悟诵读哪?《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一、师生对话。

  师生对话能充分暴露学生理解上的误区,以便确定教学的重难点。在理解语录的基础上,我预设了一个话题:你从《<论语>十则》中找到了哪些学习方法?哪些语句告诉了你求知的态度和为人处事的原则?

  二、生生对话。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生生对话定在了学生有疑问之处,通过集思广益,找到问题答案。

  三、与文本对话。

  生生对话中仍会有一些问题是同学们都解决不了的,这时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与文本对话,找到答案所在。

  1、抓住句眼,与文本对话。

  比如第一则,“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两句话,有同学认为是谈求知态度,有同学认为是谈学习方法。如果断章取义,“学而时习之”讲的就是学习方法。“有朋自远方来”是交友。有个难点,“朋”是谁?注释中解释为“志同道合的人”。那么自远方来干什么?来吃饭?酒足饭饱的愉悦而已。来闲谈?东家长西家短,八卦娱乐,消磨时光,彼此无增益,收获不大。来探讨交流思想、互相提高境界?切磋生活和事业,探讨人生,不虚度时光,才是读书人快乐的追求。引导学生抓住句眼,反复读。学生发现:单从字面看这既有方法也有态度。但孔子是从求知的态度来讲的,学习并去实践是快乐的,有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研讨问题是快乐的,他这两句话重点放在“不亦说乎”和“不亦乐乎”上了。这是告诉我们学习时抱着虚心、勤勉、实践、合作探讨的求知态度既会有所得,也会收获快乐,这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如同今日,各位专家老师为着新课程改革齐聚一堂,谈经论道,收获很多,不亦乐乎啊!

  2、联系生活,与文本对话。

  有生活,才会永久。《论语》中的道理虽朴素,但不免抽象,需要预设一些问题情境,有意识地引领学生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情境问题:你是不是经常会因得不到他人理解而痛苦,会在与人交往中孤独无助,会在遭遇困境的时候手足无措?《论语十则》中有没有值得你可取之处?

  问题中假设了一些情境,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在《论语》中找寻方向。为一道题争得面红耳赤,意见相左时有同学会被气哭。其实,我们应该“人不知而不愠”。数学课后“强不知以为知”,给自己带来了“一无所获”的恶果。“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才是正确的学习态度。不喜欢别人开他的玩笑,自己却喜欢捉弄同学,真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啊。在与生活的联系中,学生对语录的理解就会更深刻。

  四、与心灵对话。

  《新课程标准》中说: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感悟诵读这个环节要求学生放声朗诵全文,掩卷思考:你想用哪些句子作为你的座右铭?你从中积累了哪些成语?工工整整写下来,然后联系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生活体验记下你的心得体会。

  学生在感悟中强化了认识,用这些名言警句来警醒、反思自己,积累在脑海中,终身受益。

  总之,整篇文章的教学基本上是本着诵读文本和联系生活这样两个原则,意图达到积累语言,健全人格,热爱祖国文化的目标。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