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专家领导:
你们好!
今天我为大家讲的课题是《苏珊·安东尼》。
我的说课流程:教材分析——教学过程——教法学法——评价分析。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苏珊·安东尼》为八年级语文教科书第二册第一单元第四课,是一篇记叙性散文。它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让语文世界与生活世界等同合一;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对学生形成审美情操、健全人格、创新精神都起着极大的作用;是主题探究性学习——妇女解放的重要组成部分。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本文的思路和结构。
(2)理解人物形象及刻画人物的方法。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社会现象的意识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及社会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苏珊为争取女权而斗争的精神,培养学生面对自己应有的权利,要进行勇敢的、坚持不懈的斗争。
(2)培养学生树立文明进步的妇女观、健康平等的现代性别意识。
3、重点难点:
重点:理清文章思路
难点:理解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
(一)男人的一片天:我说我有理
孔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孔子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你认为他说得有理吗?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在组成教学的各动因中,教学气氛的营造很重要。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情绪与个体的认识有密切联系。高涨的情绪有助于个体认知能力的增强,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唤起学生的高昂的学习情绪,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我设计这一个环节作为导入,目的之一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各说各的理,把气氛调动起来;目的之二是让学生认识到古代妇女地位之卑微低下,到了与小人相提并论的地步,那时是“男人的一片天”;目的之三是让学生明白妇女解放是社会的进步,妇女不再拘束在一室之内,走向社会,自食其力,男人负担减轻三分之一,只需养老人和小孩,三分之二的负担又有人分担一半,何乐而不为呢?可以说是皆大欢喜;目的之四引出那些女权运动先驱者们,从而引出课题《苏珊·安东尼》。 (二)女人的一线天
1、人物简介:
苏珊。安东尼出生在马萨诸塞州。曾经教过小学。她强烈意识到妇女需要个人和经济上的独立。她致力于妇女权利的斗争,与伙伴伊丽莎白终身都为女权运动做贡献。推动美国女权运动的进程。被称为“美国女权运动第一人”
通过人物简介让学生对主人公苏珊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感知探究:
(1)、出示目标,速读课文(带着目的去读书,目标教学)
(2)、网络互动:①五人小组为单位围绕目标设计两到三个问题,并发布在网络论坛上;
②选择网络论坛上感兴趣的题目,小组讨论解决;
③把小组意见发布在网络论坛上。
如今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语文学习也理应如此。让学生在自由、民主的环境下学习,让学生好学、乐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天才gogogo——今日表演之星
请同学上台表演投票斗争和法庭斗争,谁表演得最好,谁就是今日表演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