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重力的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重力》知识是初中所学的物理知识,那么,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中学重力的说课稿,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一:中学重力的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重力》是教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第四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质量、力、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力是一种最常见的力,也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它在力学学习中有广泛的应用,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必须先研究重力对物体的运动有无影响,是以后学习压强,浮力,功等知识的基础,因此,重力在力学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2)教材编排: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活泼,从感性的日常生活入手通过理性的实验探究得出定量的结论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3)课标要求: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会用示意图描述重力,会测量重力的大小。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生正处于青春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我校学生来自农村,思想纯朴上进,但对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通过半年多的物理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三、目标分析:

  基于以上教材和学情分析,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叫重力,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重锤线的应用,知道重心并会画重力的示意图,理解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探究实验得出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培养学生“猜想、设计、操作、分析论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现象和物理规律的兴趣,培养学生大胆猜想、敢于创新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根据课程标准和中考要求以及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重点:重力的概念,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难点:重力的方向及重锤线的应用。

  器材准备:弹簧测力计、多个钩码、、重锤线、不倒翁、刻度尺等。

  四、教法和学法分析:

  教法: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类比联想、引导发现、直观演示、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物理规律。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使物理情景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法: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观察思考等方法获得知识,通过动手实验、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激发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教程分析: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我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如下几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设疑:谁是操纵者?

  展示唐县全胜峡瀑布图片和王亚平太空吞水滴视频截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地球上的水总是往低处流,而在太空会悬浮呢?谁是幕后的操纵者呢?”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认识重力的概念。(约 5 分钟)

  第二个环节:合作学习,探究新知(约 22 分钟)

  1、重力大小

  探究重力大小是本节课的重点,为了突出这一重点,我设计了四个步骤完成教学。

  (1)感受重力

  引导学生对比自己身边的课本,铅笔、橡皮等物体的轻重。(增强对重力的感性认识)

  (2)实验探究

  引导学生大胆猜想,重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然后指导学生分组对这些猜想进行实验探究,看是否科学合理,并把结果记录下来,最后指导学生利用测力计和钩码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并完成P14教材表格。(通过探究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加学习兴趣)

  (3)数形分析(绘制G—m图像)

  指导学生以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完成G—m关系图像并计算G与m的比值,用g表示,约为了9、8牛/千克,由此得出G=mg这一公式。(通过建立G—m关系图像,可以更加直观形象的表达二者关系。)

  (4)应用练习

  指导学生自己参照教材例题,完成自我评价第1题

  (通过应用练习,达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上四个步骤,从感性认识入手,通过实验探究,建立关系图像,到应用练习,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符合学生的认识特点。

  2.重力的方向

  重力的方向是本节课的难点,初学的学生很容易将重力方向竖直向下理解为垂直向下。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设计以下三个步骤完成教学:

  (1)观察重力方向

  引导学生用细线悬挂重物,待物体静止后观察物体自由下垂的方向。然后松手,观察物体自由下落所受重力的方向。(通过观察,增加感性认识)

  (2)应用重垂线

  教师指导学生利用器材自制重垂线,分组检测教室的墙壁是否竖直,自己的桌面是否水平,(通过应用重垂线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物理就在我们身边。)

  (3)区别“竖直”和“垂直”

  教师指导学生参考教材P14(7-4-4图),分组讨论竖直向下和垂直向下的区别。

  (通过讨论交流,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了思维)

  以上三个环节,从感性认识的观察入手到理性的讨论交流遵循学生由易到难的认知心理,力求突破难点。

  3.重力的作用点

  (1)小游戏

  重心这一概念比较抽象,为此我首先设计了一个“一指定乾坤”的小游戏,来让学生感受重心的存在。每组选出两名学生,用一根手指分别顶起铅笔和刻度尺,用时最少者胜。

  (通过游戏,使学生在趣味中感受到了重心的存在,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2)确定重心的大致位置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使学生认识规则的物体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指导学生不规则的物体可用悬挂法确定它的重心的位置。)

  (3)利用重心揭秘“不倒”之谜

  老师出示不倒翁,然后指出不倒翁“不倒之谜”主要在于它的重心低,稳定性强。这一理论可以解释赛车车身为何要做的很低。

  (通过重心的学习,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物理是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有用的学科。)

  篇二:中学重力的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本课的地位和作用

  重力是北师大版物理第七章第三节的内容,也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内容。重力是一种最常见的力,它在力学学习中有广泛的应用,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都必须先研究重力对物体的运动有无影响,因此,重力在力学中处于基础的地位。2、教学目标

  根据重力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应达到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叫重力,了解重心。

  (2)理解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会用公式G=mg计算重力或质量。

  (3)理解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3、教学重点和难点

  由于重力的大小和方向都是通过实验来研究的,其研究问题的方法对今后进一步学习有指导意义,所以列为本课的教学重点;能运用重力计算公式解决相关问题及时重点又是难点。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用

  根据本节课的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引导发现法、直观演示法和讲解法。

  引导发现法属于启发式教学,本课将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和发现物理规律。直观演示法就是通过插图、演示实验、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使物理情景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知识由具体感知向抽象思维的转化。这两种教学方法配合使用,再加上精确的讲解,严密的推理,将达到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三、学法指导要点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法指导是当前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本节课重点是指导学生如何主动去观察思考、动手实验,初步掌握研究常见力的方法。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程序设计

  由于初二学生是第一次利用力的基础知识来研究常见力的,所以本节课将根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按照教材的编排,设计如下的教学程序: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首先以提问的方式复习力的概念,力的三要素和力的测量工具,为学习本节新课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

  然后利用媒体展示图片,引入新课由于学生在小学时就知道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因此他们对这幅图所展示的物理情景是很熟悉的,知道水从高处向低处流、苹果或衣服上的水滴降落地面是由于地球的吸引,即重力的作用。所以利用这几幅插图引入新课很自然。

  (二)新课教学分析

  1、什么叫重力

  引入新课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中“重力”的概念,分析重力产生的原因和施力物体,使学生理解重力的概念,提高自学能力。

  2、重力的大小

  这个内容在本章第二节的力的测量实验中已经探究过,现改为学生总结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对实验信息的收集及分析处理,从而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通过归纳总结出重力计算公式,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运用。分析例题,书写演算过程,同时强调解题时应注意的问题,最后让学生练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力的方向

  这也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内容。教学时先做演示实验 ,让学生观察粉笔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的方向以及悬挂物体静止时细线的方向。通过交流讨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掌握重锤线的应用。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这个内容比较抽象,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这个物理模型,(图片展示)重心在的位置不仅跟物体的形状有关,而且还跟材料是否均匀有关。向学生出示圆形薄板和方形薄板等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指出其重心就在它的几何中心上(演示),作出重力的示意图。通过这样的教学处理,学生便对重心的概念有了一个具体的感知,知道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看作集中在一个点上;利用这个重心的平衡特点,(演示找粉笔重心)还能找出材料不均匀或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

  5、课堂小结

  通过课堂小结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回顾、梳理,这样做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一个知识点的整体印象。

  (三)课堂检测与评价

  通过课堂练习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既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对问题分析、解决,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中学重力的说课稿】相关文章:

1.初中物理重力的说课稿

2.小学科学重力的课件

3.在没有重力的世界里

4.想象作文:在没有重力的世界里

5.中学政治《走进中学》说课稿

6.假如世界没有重力的900字作文

7.假如没有重力的世界作文

8.中学物理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