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材分析
1-1教学内容及包含的知识点
(1)本课内容是高中数学第二册第七章第三节《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的最后一个内容
(2)包含知识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和两平行线的距离公式
1-2教材所处地位、作用和前后联系
本节课是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最后一个内容,在此之前,有对两线位置关系的定性刻画:平行、垂直,以及对相交两线的定量刻画:夹角、交点。在此之后,有圆锥曲线方程,因而本节既是对前面两线垂直、两线交点的复习,又是为后面计算点线距离(在直线和圆锥曲线构成的组合图形中)提供一套工具。
可见,本课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1-3教学大纲要求
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1-4高考大纲要求及在高考中的显示形式
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在近年的高考中,通常以直线和圆锥曲线构成的组合图形为背景,判断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或构成三角形求高,涉及绝对值,直线垂直,最小值等。
1-5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教学目标
(1)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公式及公式的推导过程,能用公式来求点线距离和线线距离。
(2)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方法和由特殊到一般的研究能力。
(3)认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转化的辩证法思想,培养学生转化知识的能力。
(4)渗透人文精神,既注重学生的智慧获得,又注重学生的情感发展。
确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2002年4月第一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高考考试说明》(2004年)
1-6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确定依据:由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确定
(2)难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
确定依据:根据定义进行推导,思路自然,但运算繁琐;用等积法推导,运算较简单,但思路不自然,学生易被动,主体性得不到体现。
分析“尝试性题组”解题思路可突破难点
(3)关键:实现两个转化。一是将点线距离转化为定点到垂足的距离;二是利用等积法将其转化为直角三角形中三顶点的距离。
2.教法
2-1发现法:本节课为了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使老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愉快地自觉学习,通过学生自己练习“尝试性题组”,引导、启发学生分析、发现、比较、论证等,从而形成完整的数学模型。
确定依据:
(1)美国教育学家波利亚的教与学三原则:主动学习原则,最佳动机原则,阶段渐进性原则。
(2)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
2-2教具:多媒体和黑板等传统教具
3.学法
3-1发现法: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学生经过练习、观察、分析、探索等步骤,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较论证后得到一般性结论,形成完整的数学模型,再运用所得理论和方法去解决问题。
一句话:还课堂以生命力,还学生以活力。
3-2学情:
(1)知识能力状况,本节为两线位置关系的最后一个内容,在这之前学生已经系统的学习了直线方程的各种形式,有对两线位置关系的.定性认识和对两线相交的定量认识,为本节推证公式涉及到直线方程、两线垂直、两线交点作好了知识储备。同时学生对解析几何的实质中,用坐标系沟通直线与方程的研究办法,有了初步认识,数形结合的思想正逐渐趋于成熟。
(2)心理特点:又见“点到直线的距离”(初中已学习定义),学生既熟悉又陌生,既困惑又好奇,探询动机由此而生。
(3)生活经验: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的点线距随处可见,怎样将实际问题数学化,是每个追求成长、追求发展的学生所渴求的一种研究能力。丰富的课堂数学活动能够让他们真正参与,体验过程,锤炼意志,培养能力。
3-3学具:直尺、三角板
3. 教学程序
时,此时又怎样求点A到直线
的距离呢?
生: 定性回答
点明课题,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创设“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学习情景。
练习
比较
发现
归纳
讨论
的距离为d
(1) A(2,4),
:x = 3, d=_____
(2) A(2,4),
:y = 3,d=_____
(3) A(2,4),
:x – y = 0,d=_____
尝试性题组告诉学生下手不难,还负责特例检验,从而增强学生参与的信心。
请三个同学上黑板板演
师: 请这三位同学分别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生: 回答
教学机智:应沉淀为三种思路:一,根据定义转化为定点到垂足的距离;二,利用等积法转化为直角三角形中三个顶点之间的距离;三,利用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视回答的情况,老师进行肯定、修正或补充提问:“还有其他不同的思路吗”。
说解题思路,一是让学生清晰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二是其求解过程提示了证明的途径(根据定义或画坐标线时正好交出一个直角三角形)
师:很好,刚才我们解决了定点到特殊直线的距离问题,那么,点P(x0,y0)到一般直线
:Ax+By+C=0(A,B≠0)的距离又怎样求?
教学机智:如学生反应不大,则补充提问:上面三个题的解题思路对这个问题有启示吗?
生:方案一:根据定义
方案二:根据等积法
方案三: ......
设置此问,一是使学生的认知由特殊向一般转化,发现可能的方法,二是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感受数学的生机和乐趣。
师生一起进行比较,锁定方案二进行推证。
“师生共作”体现新型师生观
',且
'//
时,又怎样求这两线的距离?
生:计算得线线距离公式
师:板书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两平行线间距离公式
“没有新知识,新知识均是旧知识的组合”,创设此问可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增加学生的成就感。
反思小结
经验共享
(六 分 钟)
师: 通过以上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知识,能力,情感)。有哪些疑问?谁能答这些疑问?
生: 讨论,回答
对本节课用到的技能,数学思维方法等进行小结,使学生对本节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共同进步,各取所长
练习
(五 分 钟)
P53 练习 1, 2,3
熟练的用公式来求点线距离和线线距离。
再度延伸
(一 分 钟)
探索其他推导方法
“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更多的问题出课堂”,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
4. 教学评价
学生完成反思性学习报告,书写要求:
(1) 整理知识结构
(2) 总结所学到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
(3) 总结在学习过程中的经验,发明发现,学习障碍等,说明产生障碍的原因
(4) 谈谈你对老师教法的建议和要求。
作用:
(1) 通过反思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系统化。反思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思维内化,知识深化和认知牢固化的一个心理活动过程。
(2) 报告的写作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3) 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缺陷,思维障碍,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自己的教法的满意度和效果,以便作出及时调整,及时进行补偿性教学。
5. 板书设计
(略)
6. 教学的反思总结
心理历练,得意之处,困惑之处,知识的传承发展,如何修正完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