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学习内容,是色彩系列的一部分。教材中编入了法国安德烈德兰的《查灵克罗斯大桥》。这幅作品运用了大量的对比色,表现了画家对城市清晨强烈的感受。画中不论是树木、道路、汽车、行人、行人都有一种动感。野兽派画家的艺术共性是色彩明朗、笔触粗犷、不为旧的画理所囿,大胆施彩。这幅作品正是画家时断时续地追随野兽派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此副作品引导学生感悟对比色在绘画作品中的强烈、活泼、跳跃等美感。课本中还选择了一些运用对比色画的图案,这些作品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对比色在画面上的作用。课本上还选入了几幅学生作品,有助于学生对课题的理解,启发学生创作构思。
2、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引导学生感受色彩对比的形式美感,运用色彩的对比完成一幅富有动感的作业。
能力目标: 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中色彩的对比关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色彩的造型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3、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利用色彩的对比关系来表现画面动感。
教学难点:对比色的运用情况及画面动感的表现。
二、说学情: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进一步感受色彩的对比,利用对比关系表现动感画面,是一节知识性内容占主体的课程,重点、难点都是有关“色彩对比”的知识。在学习本课之前,五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色彩知识,比如原色与间色、色彩冷暖的不同感受等;本课之前的教学内容是《色彩的对比》,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哪些颜色是对比色,对比色有哪些特点等知识。那么,这一节课,是在这些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新的内容,就是学习利用强烈的色彩对比让作品活跃起来,以此来增进对色彩的视觉规律的认识。
三、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五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教学思想,教学设计中,我以“野兽派”绘画为主线贯穿,始终依托视觉形象地引导,在“动起来”上做文章。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中进行自主探究。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地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以下四个教学流程:
1、兴趣,导入新课
课程伊始,我先利用两幅心理测试图片让学生对画面上的“动”感产生强烈的认识和印象,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接下来引导学生欣赏“野兽派”画家安德烈德兰的作品《查灵克罗斯大桥》,通过 “一看到作品,最先吸引你的是什么?”,“哪些颜色?”,“这些颜色是什么关系?”,“它们同时出现在画面上让你有什么感受?”等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重点关注色彩、关注色彩的对比、关注色彩对比给画面带来的动感。将学生初步形成的视觉感受过渡到深层的心理感受,避免教师空洞地讲授,学生难以理解的弊端。
2、入探究,内化体验
由于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知识层面、生活环境的差异,观察力与认知层面自然不同。虽然五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色彩知识,但是他们对于独立地分析、理解作品的能力还是相对缺乏的。因此在再次欣赏“野兽派”作品时,为了加深学生对画面的理解、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我又设置了“看到这些作品,你有什么感觉?”,“你能否感受画家们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创作?”,“除了色彩,画家们还利用了什么增强了画面的动感?”这些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习从色彩、心情等角度去欣赏作品。一步步学习画家运用对比色、运用点、线、面表现画面动感的方法,体验色彩带给人们的快乐和幸福的感受。本课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运用色彩的对比完成一幅富有动感的作业,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色彩的造型能力。想让学生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如果没有对知识的理解、对色彩的感受、对情感的体验作为基础,而让学生凭空想象捏造是绝不可能的。
3、实践,提高技能
培养学生色彩造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体验色彩带给人们的快乐。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
五、展示评价,培养审美
培养学生欣赏、评价能力。帮助学生从积极的角度欣赏他人作品,为学生树立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