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1。以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思想,大力开发课程资源,着重通过课堂上各个环节的设计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2。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个体需求,让学生真正体验到锻炼所带来的乐趣。
二、设计思路
1。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是他们的第一需求,本课通过情境设置、游戏、竞赛等形式来吸引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主动去探究、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获得一定的知识与技能。
2。关注学生心理需求和情感体验。教师用鼓励性语言和良好的自身素质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给学生提供自我设计、自我展示、自我体验及相互合作的学习氛围,使不同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所带来的快乐,满足自我发展的需求。
3。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三、教学流程
1。课的准备部分根据儿童活泼、善于模仿的心理特点,安排了富有情境的仿生练习和乒乓球动作模仿,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和模仿创造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此达到热身目的。
2。主教材的开始部分,学生在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气氛下,利用手中的器材创编各种玩法,学生的个性在这里得到了发展,使他们的情感得到了释放,学习的兴奋点得以提高。在此基础上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进行颠球(毽子)练习,在练习中,通过走着颠、跳着颠、转圈颠等各种形式来提高颠的兴趣,提高颠的能力,从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然后组织学生利用器材进行打高、打远的练习与比赛。最后在学生最熟练、最喜欢的玩法汇报表演中结束主教材的学习。游戏部分安排了打电话的内容,先引导学生打一些生活中的常用电话及一些应急电话,还可以打学校电话及家中或自己熟悉的电话号码,最后再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打电话比赛,这样使游戏活动更具有儿童化、生活化,并且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同时使学生上下肢得到协调发展。
3。课的结束部分又组织学生在一种宽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游戏,学生的内心情感在这里得到了升华,身心在这里得到了放松。
四、器材的来源及意义
本课所用的器材都是同学们亲手制作的器材,这就打破以往由学校提供统一的器材的局限,给学生一个自我设计、自我展示的舞台。球拍的制作,是用一些废旧的硬纸板、三合板等材料制成,而且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将球拍做得大一些,可做圆形的,也可做方形的,总之,同学们都是根据实际情况制作器材。在球的选择上,除了乒乓球外,还可用比乒乓球大一点儿的小皮球、塑料球等,甚至还可用毽子来代替乒乓球。这种器材的使用,不仅降低了难度、简化了规则,而且使学生有了亲身实践的机会,他们的学习兴趣也会随着自己的灵感和动作的简化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