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时间:2021-08-31

  教学目的:

初一数学角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并能辨别角。

  2、掌握画角的方法,并能画出大小、方向各不同的角。

  3、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观察、想象、动手操作和形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4、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材分析:

  认识抽象的角,知道各部分的名称、掌握角的画法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喜欢折纸吗?(喜欢)现在就请你拿出一张纸,喜欢折什么就折什么,时间只有两分钟。……折好的同学请站起来,把你的作品高高地举起来,大声告诉大家你折的是什么。

  这么短的时间,同学们折出了这么多漂亮的作品,老师真佩服大家。老师也想折(举起提前折好的角),看老师折的是什么?……是角,(师用手笔划出角:从顶点出发)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个新图形——角。(板书课题)

  二、探究:

  1、说角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受可以看到角,谁来说说看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学生从教室内外、家里找出各种各样的角,边说边比划。)

  2、做角

  (1)用你现有的东西:包括铅笔、纸做一个角?同桌讨论着做角并比划出来。

  (2)用身体表演角。

  (3)用纸折角。

  (4)全班交流三种做角方法。

  (5)全班折纸角。

  3、认识角

  拿出折好的角,扎扎手,有什么感觉?(扎手)咱们给它起个名字?(顶点)再摸摸两条边,有什么感觉?(平滑,说明很直)起个什么名?(边)多说几个角各部分名称加以强化。

  4、画角

  现在,你应该知道角长什么样了吧。想不想把角画出来?好,自己画。抽一生到黑板上画,并说画法,教师总结,学生再画一个角。教师分别在黑板上画特殊角:直角、钝角、顶点方向不同的角,让学生判断,并写出它的顶点、边。

  一个角有几个顶点?有几条边?

  三、小结:

  角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请同学们说一说角的各部分名称,画角时要注意的问题。

  四、 练习: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1、 以一个相关的游戏或活动导入新课,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2、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展开学习。角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虽然学生没有形成角的概念,但是能够初步辩认出现实生活中很多的角,对角有一些朦胧的认识。本节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经历从具体的实物中抽象出角的过程,切实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

  3、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观察、比较和操作的方法自主学习。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摆一摆、拼一拼、折一折等活动,充分感知角的形状、建立角的空间观念,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4、教学环节的次序不能颠倒,否则不能达到欲期效果。本节课,按照“摆角、拼角——演角——折角——观察感受角——画角——角名称”的顺序使学生对角的认识步步深化,效果较好。

  5、课堂上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活而不乱”,教师要掌握好“度”,适时“放”、适时“收”,不能一味地“放”。

  6、一节课,至少要有一处创新,否则会听之无味。

  不足:总有一部分学生误将角画成三角形。如果在拼摆的活动中加一项:用四根小棒可以摆出什么图形?三根呢?(三角形)两根呢?(什么也不能摆)教师可指出:这样摆成的图形叫——角。这样,学生的印象可能更深一些,不至于出现这样的错误吧。

  评:从设计中看,整个教学过程,说角──做角──认识角──画角,无一不是学生的主动操作与探索,只有老师大胆放手,才有学生的主动探索与思考,才有学生的自主构建,才有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才有了学生的全员参与,才形成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心态,才有了学生的主动体验。本节课自始至终贯穿了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实践,这不仅符合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和几何初步知识直观、操作性强的知识特点,更重要的是充分体现了以活动促发展的活动教学思想。教学过程只有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基础,学生才能真正动起来,课堂才能真正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