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习高中历史
学生经常反映预习看书时不知从何入手,看完书本再听课时还是不能第一时间找到教师讲解的知识点,这就是无效阅读的第二点随意性,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如何预习高中历史,希望有所帮助!
第一步,系统化的略读。
系统化的略读,强调在规定时间内明确一本书所属的类别与基本框架,这也就是阅读的第二个层次检视阅读的要求,有的学生一拿起书就逐字逐句地看,这样既花费大量时间又抓不住课文的整体框架,“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一气呵成的通读一遍,切忌遇到困难就停顿下来,这样会打断思路,破坏理解的完整性,略读之后再将课文知识系统化,整理出基本框架。
第二步、带问题的通读。
略读后列出提纲相当于抓住文章的重难点。接下去要解决重难点捍就要精读了,要带着问题精读。这就是阅读的第三个层次分析阅读。
1、带着主题寻找问题。
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可以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思考题或课后的自我测评题,结合主题思考。如上述专题的第一节《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这节课的主线是民族工业的`兴起,那么学习中应该了解兴起的背景、成员、构成状况,通过相关问题来释疑,课文中的一道学习思考题就针对民族工业的成员来设计的。题目是“在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阶段,为什么创办民族工业的多是官僚和地主呢?”“官僚”和“地主”这两个团体同时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重要构成,由他们去创办中国的民族工业会是个怎样的结果呢?在学生头脑中出现了这一对矛盾,由此激发他们的想象,激发他们思考的欲望。
2、找准关键词句解读问题。
仍以上题为例,题目中关键词是“官僚”、“地主”。“官僚”是属于政治高层,是中国人中较早接触西方的集团,他们从接触到模仿西方,其途径是最便捷的,而且他们还拥有许多政治特权,这是其他集团不具备的,“地主”是中国社会财富最大拥有集团,他们去发展新兴行业在经济上是最便捷的。
另外,这道题目解答时还要结合时代背景,背景中关键词句是“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这表明了中国大部分地区仍是自然经济,因此没有大量地对资本扩张有强烈追求的新兴生产关系者。所以在中国19世纪60、70年代,创办民族工业的职责就落在落后社会生产关系集团中官僚和地主身上了。这种矛盾的组合对中国的民族工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顺着这个思路探究下去,本节课的主题“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就跃然纸上了。
【如何预习高中历史】相关文章:
1.如何预习课文论文
5.重视预习课上好预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