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
诗歌《星月的来由》、《夜晚》、《星星》、《夜晚的天空》。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这一组诗歌,让学生知道诗歌中特别的比喻句,往往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会让诗歌更像“诗”。
2、培养学生想象力,激发写作兴趣。
学习过程
一、 猜谜语,引课题
1、猜谜激趣:
夜里棋盘在天空, 棋盘大大棋子多,只能看,不能下,只能数,不能拿。
(打一自然物) 谜底:
青石板儿石板青,青石板儿挂明灯,若问明灯有多少,天下无人数得清?
(打一自然物) 谜底:
2、学生介绍自己对星星的认识。
师:在孩子们眼里,星星不仅美丽,还富有灵性。我想,如果是诗人看到这满天繁星,他们又会把星星比作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品读诗人眼里的星星。
板书课题:诗人眼里的星星
二、读诗歌,悟诗情
学习《星月的来由》
1、自由朗读诗歌,读出诗的节奏、韵味。
2、抽生读,想:诗中写了什么?
(树枝、天空、窟窿、光亮、星星、月亮)
3、你还读懂了什么?诗人把星星比作了什么?
(诗人用到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天空写的很神秘。诗人把星星比作了从天空的窟窿里透出的光亮。)
三、品诗歌,同分享
学习诗歌《夜晚》、《星星》、《夜晚的天空》。
1、出示阅读提示:
(1)、大声朗读诗歌,思考:这三首诗中,诗人分别把星星比作了什么?用横线画出来。
(2)、你最喜欢哪种比喻?说说你的理由。
(3)、这一组诗歌有什么共同点?
2、填写学习单。
学习单
篇名 | 把星星比作了什么 |
《星月的由来》 | |
《夜晚》 | |
《星星》 | |
《夜晚的天空》 |
3、学生汇报交流。
教师相机点拨,在指导朗读中感受诗人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特别的比喻句在诗中的作用。
四、巧比喻,学创作
(多媒体播放音乐,显示星空图)请跟着音乐,漫步星空,放飞思维,创作一首关于“星星”的小诗,一定用上属于自己的“比喻”。
阅读材料
(一) 星月的来由
顾城
树枝想去撕裂天空
却只戳了几个微小的窟窿
它透出天外的光亮
人们把它叫做月亮和星星
(二)夜晚
金晓铃
静悄悄的夜晚,
是一只黑色的口袋。
? 装着一个闹喳喳的白天,
装着一 个亮晶晶的黎明。
是装的太满了,
还是线缝得太疏了,
你看——
口袋里露出了多少光亮,
掉在天上,
成了眨眼的星星。
(三)星星
臧克家
我爱听,
人们把星叫作星星。
夜空是另一个世界,
星星是它的子民,
谁也不排挤谁,
彼此密密地挨近。
它们是那么渺小,
渺小得没有名字,
它们用自己的光圈,
告诉自己的存在。
仰起脸来,
向着那白茫茫的银河,
一、二、三,你数,
呵,它们是那么多,那么多……
(四)夜晚的天空
林焕彰
夜晚的天空,
藏着好多好多的小猫咪;
他们好像很怕冷,
躲在妈妈的怀里,
只露出小小的眼睛。
我很喜欢看看他们,
他们也喜欢看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