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垂线是平面几何所要研究的基本内容之一。垂线的概念、画法和性质是重要的基础知识,是进一步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三角形的高、切线的性质和判定、以及空间里的垂直关系等知识的基础,与其他数学知识一样,它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垂线的概念和性质,蕴含着“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规律,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垂线,理解“互相垂直”和“垂足”的含义;
2.会用三角板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或射线、线段)的垂线;
3.知道垂线的性质: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几何语言能力,画图能力,抽象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精神,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形成垂线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及勇于探索的精神;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进行集体观念的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垂线的概念、画法和性质;
教学难点:垂线的画法。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分析:
本课时我主要采用“启发引导式”的教学方法。
此方法是把学生的自主探索和教师的有效而及时的组织、引导相结合。
学法指导:
本课时我引导学生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法来学习。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使学生在探索中创新,在实践中发展。
三、说教学过程
设计理念:
摆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地提供给学生较大的学习发展空间,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学生能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的疑点也力争在教师的点拨和指导下突破。
精讲点:
1、渗透垂直定义既是判定也是性质及推理形式;
2、画线段的垂线时,延长线用虚线。
教学流程设计:
指导预习、定义辨析(垂线的定义)垂线的定义
引导学生亲身体验探索过程(垂线性质1)
联系中考,拓展延伸
及时纠错,加深印象
归纳总结,及时小结
布置作业,分层练习
指导预习定义:本节课的预习内容为“垂线的相关概念”,预习的原则是学生能学会的(概念性的内容),学生课前自学,预习的要求是识记并试着理解概念。目的是延伸课堂,环节前移,为课中重点知识的训练赢得时间。
亲身体验性质:
“列举生活中实例”
“折纸”
“画垂线”
这一段主要是在学生已经掌握知识的前提下,提升能力,形成技能。本节课,在学生已经很好地理解了垂线的意义及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安排“折纸”活动,目的是巩固垂直定义,同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接着设疑(知道了垂线的特征,认识了垂线,如何根据垂线的定义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呢)导入下一段内容“画垂线”,过渡语虽然简单,但为学生指明了方向(根据垂线的定义画垂线)。(这部分内容为啥也放在检查预习后的“拓展训练”环节,它虽然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但我认为这部分内容也是垂线定义的深化、是它的具体运用,学生从 “知道、理解一个角是直角”过渡到到“动手画一个角是直角”,一个是认识层面,一个是操作层面。学生只有抓住垂线特征,再通过大量的作图,才能达成这一目标。所以,我把此部分内容也说是垂线定义的拓展训练)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教师没有讲什么操作方法也没要求使用什么工具,只是简单的为学生点明方向(保证有一个角是直角),放手让学生动手体验,边体验边修正边帮教(学生台前展示),把整个探索整个过程基本全交给学生,慢慢得出垂线的性质1
垂线的性质1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在学生出现问题时,也不是教师讲评,而是适时引导学生(画垂线要画直线,标垂直符号等学生确定不了,有的学生也知道不行,但不知道为什么的时候,我引导学生再次看教材,从教材中,寻找答案,而不是教师简单的告诉),方法的优劣也尽可能的让学生来评价,在保证科学的前提下,学生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在难点的突破上,给学生搭桥铺路、增台阶,越是难理解的东西,越是不能忽视体验的重要性。在画线段或射线的垂线时,提示学生应画所在直线的垂线安排画直线的垂线,直线画的不够长,学生很容易想到将其延长,随即又出示线段,产生疑问,引导学生再次从教材中寻找答案,将画线段垂线的问题转化成画直线垂线的问题,学生接着动手体验,交流修正。
联系中考:
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解决学生“吃好”和“吃饱”的问题,关注基础,也不忘培优。通过几何画板动态演示,深入分析并进行拓展。
及时纠错:
及时查看学生练习情况,指出易错点,加深印象。
归纳总结:
分层作业:
四、自我总结:
认为自己做的比较好的地方就是更多的关注了学生,让学生多动手,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并针对学生易错问题及时纠错。
做的不好的地方是个别环节的处理上,觉得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加之让学生自主探究应该能很好理解概念,得出结论,但在做题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很多问题;另外,学生探索时间长了,练习时间就少了。这次做的课就是凭自己的想象而设计的,操作的过程又有诸多疏漏,肯定有很多不妥之处,希望各位领导和老师多提宝贵意见,给予指导。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