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竹桃优秀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教学过程:

夹竹桃优秀教学设计

  一、引导谈话,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季羡林先生给我们带来的一篇优美散文——《夹竹桃》。(板书:夹(jiā)竹桃)请注意这里的“夹”读第一声,让我们齐读课题。

  二、浏览课文,初知大意:

  1、昨天,我们初读了课文,现在请同学们浏览一遍课文,找出文中直接写夹竹桃的自然段,在开头画上三角符号。然后读读这些自然段,请同学们自个儿先去感受感受。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

  3、读好了吗?文中哪几个小节是直接写夹竹桃的呢?

  4、学生汇报:第2、4、5自然段。

  5、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夹竹桃花的世界,去欣赏、品味它……

  三、学习第2自然段:

  1、让我们一起到季先生家的大门内,看看那两盆夹竹桃吧!(指名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2、大家看到了那两盆夹竹桃了吗,她是什么样儿的呢?用“——”画出直接描写花的语句,读一读想一想,夹竹桃的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这是两盆什么颜色的花?(板书:花色)(生答:红色和白色的)

  4、作者由这两种花色分别联想到什么呢?看课文,老师引读,请大家跟读。

  5、看到这样的景象,你有什么感受呢?(板书:奇妙有趣)

  你为什么觉得这样的景象奇妙有趣呢?(火与雪是不相融的,却能融洽地开在一起。)

  6、你们真的觉得这景象奇妙而有趣吗?请大家试着读出这景象的奇妙有趣。

  学生自由练读;

  通过练读有了自己的体会吗?怎样才能把这段话读好呢?(指名说,教师标出重音)你能为大家朗读吗?

  读得真不错,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好,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奇妙有趣的景象吧!(齐读)

  四、学习第3、4自然段:

  过渡:第2自然段对夹竹桃的花已经作了细致的描写,为什么接下来在第4自然段中还要写夹竹桃的花呢?这其中必有缘由。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四段,想一想这段主要写了什么。(夹竹桃花期很长。)(板书:花期)

  2、请同学们再读第四自然段,同桌之间合作学习,先画出描写夹竹桃花期很长的句子,再用着重号标出反映花期长的词语,然后好好地品读品读。

  3、学生合作,交流,探究,教师巡视。

  4、学生汇报交流:

  师:刚才同学们学习得很认真,能一边读一边圈画,这真是“不动笔墨不读书”。那么,哪些句子写出了夹竹桃的花期长?

  生(1)读第一句:(相机出示句子)

  师:哪些词语反映了它的花期长?(又开出、又长出)

  师:这句话不但写出了它的花期长,还写出了它的品性“悄悄地一声不响”,它是默默绽放,不张扬,常年不败。

  师:该怎样读好这句话呢?请大家自己读。

  指名读;评价。(“悄悄地一声不响”要读得轻柔些,而“又开出、又长出”要读得重些。)

  齐读。

  生(2)读第二句:(出示句子)

  师: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它花期长的?

  生2:看不出、也看不出、无日不

  师:我们一起来感受感受吧!(齐读)

  师:

  (1)标出“和煦的春风里”、“盛夏的暴雨里”、“深秋的清冷里”,从这里的三个“在……里”你体会到什么?(不管什么气候,夹竹桃始终是迎风吐艳。)

  (2)“无日不”可不可以换个说法?(每天都这样)

  这里为什么不用“每天都这样”而用“无日不”呢?(它的语气更加强烈,更能突出对夹竹桃的赞美之情)

  应如何读呢?(指名读)

  自由练读;

  齐读;(大家读得很投入,我也被感动了。)

  生(3)读第三句,从“无不”一词反映了夹竹桃的花期长。

  师:“无不”是什么意思?(是“都”的意思)

  这里不用“都”而用“无不”一词,大家懂了吗?(起强调的作用,不管什么季节夹竹桃都一一奉陪,突出了花期长,表达了对夹竹桃的赞美)

  师:谁来读读这句话。

  师:真不错,我们一起读。

  6、师:夹竹桃的花期真长呀,所以在作者的心理又有什么新感受呢?

  生(4)读句子;(教师相机出示句子)

  这一点韧性,(板书:韧性)同院子里的哪些花?文中哪一小节写了?(生:第三小节)

  同学们有没有注意第四自然段开头的词语“然而”,用“然而”过渡到夹竹桃,就说明第三自然段写了其他花。

  请同学们读读第三自然段,看看写了多少花,有没有写夹竹桃?

  (生答)

  一百几十个字,写了十四种花,却没有一个字写夹竹桃的。那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段内容呢?(对比衬托夹竹桃的花期之长。)

  我们再回到刚才的句子上,“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请大家换个说法。(出示陈述句)

  请同学们把这两句话读一读,体会一下用哪一句好?

  学生对比读。

  哪一句好呢?(生答:反问句好,强调了夹竹桃韧性的可贵)(师标出“不是……吗?”)是啊,说得真好。我们一齐来读读这个反问句。

  7、让我们完整地欣赏一下第四自然段,好好地品味夹竹桃一年三季,花开不落的可贵韧性。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四自然段。

  五、设置悬念:

  夹竹桃的花色奇妙有趣,花期之长韧性可贵,读到这你们是不是也喜欢上了这夹竹桃?告诉大家,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月光下的夹竹桃别有一番情趣,让我们下节课再接着去领略她月下的扑朔迷离的花影吧!

  板书设计:

  17、夹竹桃

  花色——奇妙有趣

  花期——韧性可贵

  花影—— ?

  《夹竹桃》教学反思

  《夹竹桃》这篇文章文质兼美,重点是让学生凭借生动的语言材料理解夹竹桃的“韧性”及月光下的夹竹桃引起的作者许多奇妙的幻想,体会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难点是学生对夹竹桃“韧性”的理解与感悟以及对夹竹桃引发的幻想的感悟和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为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抓住文中直接描写夹竹桃的二、四、五自然段来教学,对于第三自然段描写的家中常见的花,对夹竹桃的韧性起对比衬托作用,我把它穿插在第四自然段的教学中进行。

  首先,为了让学生体味作者情感,我抓住一个“爱”字,设计了一条情感线。以“季先生喜爱的夹竹桃什么样子呢”导入第二自然段的学习;再以“其实,夹竹桃之所以让季先生爱着,恋着,更缘于它可贵的韧性”过渡到三、四自然段的学习;最后以“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让季先生深爱着的月光下的夹竹桃。”引导到第五自然段的学习。从“喜爱——爱着、恋着——深爱”教学逐步深入,学生的情感逐步升华。把握住文章的情感基调,就抓住了文章的灵魂,学生的朗读体会与感悟就有了方向。所以一堂课下来,学生们的朗读饱含深情。一次次的朗读可看出学生们的感悟与理解在一次次加深。

  第二,在帮学生突破难点时,我做了深层次的思考,不能仅局限于文字表面的理解,应与生活想联系树立一种“大语文”的观念。语文来源生活,而生活中皆有语文。要让这种“可贵的韧性”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正确面对生活,要让学生用发现的眼光去感受生活中的美。于是,在学生具体理解夹竹桃的“韧性” 后,我与学生进行了一次心与心的交流与对话:“同学们,其实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一段时间以来,我的生活也面临着很大的困境,而让我从困境中走出来笑着面对每一天的,除了朋友的安慰,还是因为我想到了夹竹桃……它可贵的韧性告诉我们在将来的成长道路上,在以后的生活中如何去面对坎坷,面对逆境呢?”学生们各抒己见,一句句话充满希望,充满活力,让人感动。课后,有老师跟我交流说,他们的心里“咯噔”了一下,真怕我控制不住情感。之后,我又用泰戈尔的一名言“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小结引导学生精彩地生活。最后,再带着这样的感悟去读文章,学生真是读得深情无比。

  要有效启发学生想象,我认为应有效调集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所以在第一课时初步感知“幻想”后,我让学生晚上到我们这座城市有夹竹桃的地方去看看夹竹桃,也写写自己看后的幻想,再在课上交流讨论。我设计了这样的仿写:我幻想月光下的夹竹桃是( )。并出示了自己的幻想:(海底“珊瑚群”,这儿一丛,那儿一簇,虫蛾飞过,正是游鱼穿梭其中,流连嬉戏。)(“皮影戏”,墙壁就是现成的屏幕,一个个皮影人物陆续登场,一阵风过,沙沙作响,果然是他们说说悄悄话。)同学们也不甘示弱,精彩的发言让我不禁惊叹他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课后,我又思考这一环节是否有为本课教学提前灌输之嫌呢?也许让学生观察,学文后,在课上当堂写更合理些,但我又怕学生错失观察后一闪而过的灵感。

  第三,设置良好的情境,有助于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有效内化,为了让学生感受夹竹桃的美好形象,我准备了精美的图片,课堂上,结合教学适时地让学生反复欣赏,同时,对文中主要内容我也把它们归结为三幅图画名:雪火交融、三季吐艳、月下幻影。学生形象深刻,更有助于学生加强对文章内化的记忆。

  总之,课前的思考,有助于有效教学,智慧教学;课后的思考,有助于发展与提高。只有教师学会思考,才能教会学生思考,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更富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