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积累文言字词。
⑵通过愚公的言行来把握其性特征。
2、过程与方法:
⑴讨论探究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⑵通过分析人物形象认识这篇寓言故事的思想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愚公身上所具备的我国古代人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学习愚公认定目标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
【教学设想】
1、把认识愚公的形象、理解故事的寓意作为本文的教学重点,把对比、衬托手法以及课文以神话结局的作用作为本文的教学难点。
2、采用预习──诵读──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法】
1、借助注释,通过提问,师生讨论,相互检测等方式完成字词句的教学。
2、通过朗读,把握讨论的方向,学生分组讨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愚公移山》是我国古代寓言中的名篇,这个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接触课文之前我们先来听一首江涛演唱的《愚公移山》,感受一上愚公一家不畏艰辛、持之以恒、顽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二、观看图画
让学生看图,并叫学生同桌互讲。
三、诵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学生分角色朗读。
3、学生齐声读。
四、疏通文意
重点应当是解释难词、难句。如险在本文中指的是高山,阴指的是水的南面等,要用比较的方式来讲。
难句的理解。如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曾不能损魁父之丘等四五句,可用文白对照方式讲,只求懂得大意,不要引语法概念。
个别难词、难句可能有不同解释,不必说明理由。
五、课堂讨论
讨论可分两个步骤:
可以向学生提出愚公的妻子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作者安排京城氏之子这个人物有什么意图作者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有什么作用故事的神话结尾告诉我们什么之类的问题。
可以就这篇寓言的思想意义展开讨论。此外出可以让学生自己提些大事感兴趣的问题,如这个故事如果不用神话结尾,该怎么结尾。
六、布置作业
1、背诵文中的经典语句。
2、写个篇读后感。
七、脉络梳理(板书设计)
一(1):环境与背景(下文铺垫)
二(2、3):愚公移山的艰辛与决心(主旨所在)
三(4):移山理想实现(结尾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