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优秀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了解作者观点。

  2、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初步了解解议论文的一些基本常识。

  【教学重点】

  1、理清全文思路,了解作者观点。

  2、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议论文的一些基本常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请同学们欣赏一副画,从这副画中你看到了什么?(多媒体投影)

  生:船、桥

  师:同学们的答案都是正确的,正如苏轼在一首古诗中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事物的答案其实是可以丰富多彩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带着这个疑问,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篇课文。

  二、文体简介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朗读的同时思考老师提出来的问题。)

  2、生字生词。(多媒体投影)

  3、师:作者在问中几次发问,每次问了一些什么样的问题?

  学生回答,老师明确:主要有四次。

  (设计意图:整篇课文就是围绕这几个问题展开,因此抓住这几个问题,就弄清楚了文章的行文脉络。)

  四、研读课文,理清关系

  1、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为我们设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这样开头有什么作用?

  明确:由一则材料提出问题,生动,形象,吸引读者,发人深省,这是议论文常用的开头方式。

  2、作者接下来的三问,都是围绕创造力或者创造性思维来提问的,那么创造性思维与本文的标题有什么关系?我们先来看一段对白。(多媒体投影,小品《卖车》片断)

  看完这段对白,同学们有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对比中理解创造性思维与习惯性思维,明白思维角度的不同可以使答案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师:现在谁能告诉我创造性思维与本文的标题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老师明确。

  3、产生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文章的第4~8段回答老师的问题。

  4、为了论证产生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这三个条件的这一观点,作者举了两个例子,请问是哪两个例子?

  5、有人认为创造力仅仅属于像莎士比亚、贝多芬这样的名人,你认为这一观点正确吗?

  生:不正确,一般的人也具有创造力。

  师:可是,据说有这样的大学生,他们连鸡蛋壳都不会剥,你能说这样的人具有创造力吗?

  生:具有,只要他们好学,具有好奇心,学会剥鸡蛋,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这不能说明他们没有创造力。

  师:你能举一些例子来证明普通人出具有创造力这一观点吗?

  师:由此可知,创造力不是名人的专利,判断一个人有没有创造力,是否关注细小事物是依据之一。也就是说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可以成为富有创造力的人。

  6、 怎样才能成为富有创造力的人呢?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五、延伸拓展,思维训练

  1、假如你手头上有一只塑料杯子,请你尽可能多地说出它的用途。

  2、请根据1+1=1展开联想,说一句话,看谁想得最快,说得最合理。

  六、总结

  最后,把陶行知的一句话送给大家: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希望大家都能成为像贝多芬、爱因斯坦一样具有创造力的人。

  【教学反思】

  对于初一的学生而言,这是第一次接触议论文,以他们的认识水平,不可能从理性的角度去阅读这篇课文。但是,对于科学,对于创新,他们是非常感兴趣的。针对这一情况,我把这堂课的重点放在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上。导入时,我从一张图片入手,课堂中插入一段小品的对白片断,在讨论创造力是否只有名人才具有这一环节时,通过师生、生生互动,引导学生列举身边的普通人也具有创造力的事例,并以海口一中的梁德耀同学发明盲人接水杯的例子抛砖引玉。总的说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下课前,进行了两个延伸拓展题的训练,让学生感受到创造的快乐,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欲望。遗憾的是,整堂课虽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方面做得还不够,并且没有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评价。上课语速有点快。这些不足之外我将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