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渔父》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最新《渔父》教学设计

  《渔父》出自《楚辞》, 是屈原在被流放后,政治上被迫害,个人人生遇到了一种困顿,处在困恶之境下创作出来的作品。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最新《渔父》教学设计,一起来看看吧!

  一、教材分析

  《渔父》是苏教版语文第五册中“直面人生”单元、“生存选择”模块的一篇课文。《渔父》采用寓言对话体的形式,假托渔父与屈原一次相遇。通过两人的对话,展开思想交锋,把屈原内心的矛盾斗争外化出来,真实地反映了屈原的思想,表现了他崇高的人生追求。所以,通过对屈原和渔父的对话的分析,使学生能够认识屈原不愿同流合污,宁愿“伏清白以死直”的伟大人格。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熟读背诵默写

  (2).积累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理解宾语前置句

  2.能力目标:

  了解屈原内心想法,训练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学生能够通过对屈原和渔父对话的分析,认识屈原不愿同流合污,宁愿“伏清白以死直”的伟大人格。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熟读背诵默写

  (2).积累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理解宾语前置句

  难点:了解屈原内心想法,训练人物形象的.分析方法

  四、学情分析

  学生为高二学生,已具备简单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他们在语文第三册时已经学过屈原的《离骚》,所以,他们对屈原已是有所了解,这对于今天《渔父》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结合课本注释,疏通文意,找出重点文言实词、虚词。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是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世界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名作《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时的发问。如何解答好这个问题,真让世人难为。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为了完成传世之作《史记》忍辱负重,选择了生存。孟子却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其实,生与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死与生的价值,“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才是价值之根本。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渔父》一文,走进屈原的内心世界,去探求他的人生价值,去瞻仰一位伟人的“身之察察”、“皓皓之白”……

  设计意图:以名著、名句入手,激发学生兴趣,明确学习目标。

  (三)知识介绍

  见学案

  (四)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自读课文,读对字音,读准句读 。

  正音:憔qiáo 槁gǎo 父fǔ 闾lǘ 浊zhu ó 滞zhì 淈gǔ 餔bū 歠chu 汶mén 皓hào 莞wǎn 枻yì 濯zhuó

  正句读:(1)子/非三 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最新《渔父》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渔父》教案

2.渔父教学反思

3.渔父岑参

4.渔父原文及翻译

5.渔父原文与翻译

6.《渔父·渔父醒》译文及赏析

7.《渔父渔父醒》全词翻译赏析

8.渔父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