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的信念》优秀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其性格的联系。
3、学习本文质朴、真诚、富有哲理的语言。
【教学重点】
1、了解、归纳居里夫人的人格美。
2、品味本文质朴、真诚、富有哲理的语言。
【教学难点】
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其性格的联系。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说起居里夫人,可能很多同学都熟悉她的故事,居里夫人曾经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然而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诱惑的品格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构成了她的人格美:爱因斯坦曾在《悼念玛丽·居里》一文中说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那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今天我们一起来阅读夫人晚年所作的《我的信念》,就是阅读居里夫人的灵魂,可以了解她那伟大的人格来自怎样伟大的心灵。
二、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学生听读。
2、疏通文意、识字记词:
问心无愧( ) 渲染( ) 闲暇( ) 奢望( ) 呵责( ) 蹂躏( ) 猝然( ) 眺望( )
3、梳理归纳:
⑴ 概括要点:
让学生独立默读、思考,让学生用简单的短语归纳居里夫人的行为特点。
(概括要点抓住关键词即可。)
坚忍不拔信心勤奋目标探讨真理献身科学安静不谋利自由克制科学之美。
⑵ 分析整理:
在概括要点的基础上,全本分析、归纳、整理信息,归纳居里夫人的人格美,及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① 宗旨:探讨真理、不图财富、沉醉于科学之美。
② 环境:自由、安静、时间。
③ 工作:目标、信心、坚忍不拔、勤奋努力。
4、问题探究:
引导学生研读课文、探究问题,先让学生默读质疑,提出问题,四人小组互动研讨,自主合作探究,教师作适当的点拨引导。
问题参考:
⑴ 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某种力量指什么力量?
明确:居里夫人在文中未明确指明这是怎样的一种力量,这或许是难以直叙的,这种力量是一种复合的因素。对事业的追求、对真理的渴求、科学对作者巨大的吸引,还有崇高的使命感等种种因素,糅合成一股巨大的力量,鞭策着作者不断前行,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茧一般。
⑵ 如何理解少年时期我再巴黎大学,孤独过着求学的.岁月,为什么孤独也是一种美好快乐的记忆?
明确:这里的孤独非一般意义上的孤独,而是指她潜心学业,远离喧嚣,一个人精心读书,在这期间作者读了许多书,大有收获,回忆起来,觉得没有虚度年华,所以这样的回忆也是一种美好快乐的记忆。
⑶ 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一句,讲究现实的人是什么人?梦想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从哪一件事上可以看出作者就是这样的梦想家?
明确:所谓讲究现实的人是指为自身的利益而工作,为享受生活而工作的人。梦想家的最基本的特点是,献身事业,全身心投入事业,事业就是一切,根本不考虑物质利益。从居里夫人放弃专利,可以看出她就是这样的梦想家
(感想可以自己谈。)
⑷ 怎样理解:我们惟一的希望,是在一个自由的国家中,以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
明确:因为她曾经生活在被占领的波兰,缺少自由,缺少宁静的科研环境的氛围;而科学是无国界的,科学研究需要和平的环境、自由的精神。
⑸ 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个小孩儿,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就常人看来,科学研究应该是艰深的、枯燥的,作者却不这样看。想想这是为什么。
明确:因为科学本身具有伟大的美,魅力无穷,这种美,这种魅力,有如神话一般,科学家就如沉醉于神话故事的小孩一样,也因为有了小孩子般的沉迷和好奇,才能对科学产生兴趣,才能沉醉于当中,有探求的欲望,才有可能产生新的科研成果。
⑹ 居里夫人的人格美表现在哪些地方?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她的性格特点有哪些联系?
明确:她那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坚强的信心,她那顽强的意志,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所诱惑的品格,她那以自由学者的身份在自由国家进行自由学术研究的渴望,她对科学研究的极度兴趣和极大热情,构成了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也正是她取得瞩目的巨大成就的关键之所在。
5、品味语言:
⑴ 学生自由朗读,品味本文语言的质朴、真诚。
⑵ 找出课文中带有哲理性的语句,试进行赏析。
如: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
6、资料补充:
补充居里夫人的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理解和对居里夫人的了解,让学生交流课前所收集、整理的资料,教师可作相应的补充。
7、小结:
读了本文,我们与一位高尚的人进行了一次心灵的对话,居里夫人的的人格魅力为我们树立一块丰碑,指引我们前行,给予我们深刻的思考和启迪。
8、作业布置:
⑴ 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
⑵ 任选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3个以上词语,组成一段话。
⑶ 课外阅读《居里夫人传》。
【关于《我的信念》优秀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