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伴性遗传》教学设计范文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伴性遗传的特点。
2.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
3.伴性遗传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学会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掌握伴性遗传的特点,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熟悉解答遗传问题的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2.通过学习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1)XY型性别决定方式。
(2)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的特点。
(3)伴性遗传的特点。
2.难点:
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
三、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 教师组织和引导 | 学生活动 | 教学意图 | ||
情境创设导入新课 | 让我们来一起看一下课本33页左上角的图,你们可以看出图中是什么吗? (学生回答) 嗯,看不清的同学很可能是红绿色盲,红绿色盲是一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在我国,男性发病率约为7%,女性约为0.5%,男性与女性的发病率严重偏差,这说明了什么?(课本P33,问题讨论) 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回答 (本问题具有开放性,在学习新课之前,学生能够简单回答即可。) 1.控制两种病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因此这两种病在遗传表现上总是和性别相联系。 2.红绿色盲基因是隐性基因,抗维生素D佝偻病基因是显性基因,因此,这两种遗传病与性别关联的表现也不一样,红绿色盲表现为男多女少,而抗维生素D佝偻病则表现为女多男少。 | 让学生阅读思考,互相讨论,回答问题 | 引起注意 引入新课 | ||
一、伴性遗传 | 什么是伴性遗传? (控制一些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体上,所以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 学生看书回答 | 学会概念 | ||
1、X染色体隐性遗传 | 问:我们想一想红绿色盲的遗传过程中表现出什么特点呢? (引导学生阅读故事并完成“资料分析”。) 问:从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的过程中,你获得了什么样的启示? 观察教材中的色盲家系图,提出问题: (1)家系图中患者是什么性别的?说明色盲遗传有什么特征?(男性。与性别有关。) (2)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Y染色体上?(答案:位于X染色体上。因为如果色盲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男性全为患者,女性没有Y染色体,则没有患者,这与事实不符合。) (讲解:X染色体和Y染色体在形态上有差别,色盲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而在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 (3)从图中可以看出红绿色盲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答案:隐性遗传)(教师进行遗传图解分析,说明不可能是显性) 那么关于红绿色盲,男性和女性可能出现哪些基因型和表现型呢?请填写下表: 表: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 ||||
女性 | 男性 | ||||
基因型 | XBXB | XBXb | XbXb | XBY | XbY |
表现型 | 正常 | 正常(携带者) | 色盲 | 正常 | 色盲 |
从表中分析,红绿色盲的患者男性多还是女性多?为什么?
(男性只要X染色体上有色盲基因b,就一定表现为色盲患者;而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当含有一个色盲基因b时,是携带者,必须两条染色体上都有色盲基因b,才表现为患者。)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红绿色盲的'在一起方式有几种?(6种)
教师列出红绿色盲的六种在一起方式,引导学生画出遗传图,在这个隐性遗传的过程中表现出了什么特点?
把XBXB*XbY和XBXb*XBY两种在一起方式综合起来分析,可以看出:男性患者将自己的色盲基因遗传给了他的女儿,再通过他的女儿传给了他的外孙。即男性的色盲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遗传而来,以后只能遗传给他的女儿,我们称之为交叉遗传。
此外,红绿色盲在遗传时,往往第一代和第三代是患者,第二代一般为携带者,这种方式我们称之为隔代遗传。
下面我们总结一下红绿色盲遗传(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
(1)男性多于女性。
(2)交叉遗传。
(3)隔代遗传。
阅读道尔顿发现色盲症的故事。 完成“资料分析”。 回答问题 学生充分的讨论回答,得出答案。 学生填表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学生到黑板画图。 学生讨论 总结特点 | 激发学生兴趣,为分析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做准备 拓展学生思维,充分理解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 培养学生利用遗传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从给定的现象中总结一般规律的能力 | ||||
2、X染色体显性遗传 | |||||
女性 | 男性 | ||||
基因型 | XDXD | XDXd | XdXd | XDY | XdY |
表现型 | 患病 | 患病 | 正常 | 患病 | 正常 |
X染色体上的遗传有隐性也有显性,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遗传,它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下面请大家完成下表中的表现型和基因型。
从表中可以看出,该病的遗传也是有六种在一起方式,请大家画出遗传图,并类比刚才红绿色盲的分析,总结抗维生素D佝偻病遗传的特点。
抗维生素D佝偻病(显性)遗传的特点:
(1)女性患者多于男性,但是部分女性患者病症较轻;
(2)具有世代连续现象,几代人都有患者的现象;
(3)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
学生填表 画遗传图 总结特点 | 强化分析能力 | ||
3、Y染色体遗传 |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性状的伴性遗传是伴Y染色体遗传,如人群中有一种外耳道多毛症,已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是位于Y染色体上的,那么它在遗传时会有什么样的特点? (1)患者全为男性; (2)遗传时父传子,子传孙。 | 学生思考总结回答 | |
二、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 动物的性染色体类型主要分为两大类型: XY型:一般来说,这一类型的动物雌性个体具有一对形态大小相同的性染色体,用XX表示;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构型为XY。我们把这种类型称为雄异配型。 ZW型:这类动物与上述情况相反,雄性个体中有两条相同的性染色体,雌性个体中有两条不同的性染色体,即雌性ZW,雄性ZZ。因此,我们称之为雌异配型,如鸡的性别就是这种方式决定。 在养鸡时,为多得鸡蛋,就要多养母鸡,但是鸡在小的时候,它们的性别是很难区分的,我们要在它们很小时候把母鸡挑选出来单独饲养,就应该有区分性别的办法。 芦花鸡羽毛有黑白相间的横斑条纹,这是由位于Z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B决定的,当它的等位基因b纯合时表现为非芦花。 现试画出芦花雌鸡(ZBW)与非芦花雄鸡(ZbZb)在一起,后代的情况会有什么特征呢? (学生回答) 后代中雄鸡全为芦花,雌鸡全为非芦花,这样,对早期的雏鸡就可以根据羽毛的特征把性别分开,从而做到多养雌鸡,多得鸡蛋。 | 学生画出芦花鸡在一起遗传图解,并分析 | 学习伴性遗传的知识,为农业生产服务。 |
小 结 | 这一节我们主要学习几种伴性遗传方式及它们的特征。 X染色体隐性遗传: (1)男性多于女性; (2)交叉遗传; (3)隔代遗传; X染色体显性遗传: (1)女性患者多于男性,但是部分女性患者病症较轻; (2)具有世代连续现象; (3)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 Y染色体遗传: (1)患者全为男性; (2)遗传时父传子,子传孙。 | 学生复习回答 | 对本节课知识进行巩固复习 |
五、作业
练习一、二
六、教学反思
七、板书设计
伴性遗传
一、伴性遗传
1、X染色体隐性遗传
特点:
2、X染色体显性遗传
特点:
3、Y染色体遗传
特点:
二、应用
ZW型性别决定
【高中生物《伴性遗传》教学设计范文】相关文章:
2.高中生物必修教案
3.高中生物文学常识
4.高中生物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