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五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一二首古诗,25诗五首(第一课时)。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理解诗的意境。
教学重点:
(l)弄清诗句字词的意思。(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感情。(2)理解诗歌的意境。
预习指导:
1.查字典,读准字音。荒秽荷锄鸡黍
2.参考课后练习一,试朗诵前两首诗。
一、三分钟演讲
二、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这是五首脸炙人口的古代诗歌。学习古诗,要重视朗读。古人说:“三分诗七分读”,又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这里的读,就是指朗诵。熟读成诵,注意吸收、积累优美的词语和意境,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三、学习《 归田园居(其三)》
1.作家作品简介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别字元亮,浔阳柴桑(现江西九江)人。生于东晋末期,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他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遁世的因素,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案《25诗五首(第一课时)》。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地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影响。
2.朗读指导:
朗读诗歌要讲究节奏,可以按音节划分,也可以按意义单位划分,请按意义单位划分这首诗的句子节奏,并有节奏的朗读。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3.提问:“但使愿无违”的“愿”指什么?(要求学生结合老师的作者介绍回答)
讨论并归纳:指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
4.请同学描绘诗的意境:要求用现代散文化的语言来描述本诗的内容:
抽三个同学描述后教师进行评判。
5.齐读齐背,体味诗。
四、学习《 过故人庄》
1.作家作品简介
孟浩然(689-740),襄阳人。仕途不得意,以布衣终老。他与王维很要好,并称王、孟,是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一生的大半岁月是在家乡隐居和到各地漫游,他的诗就是这两种生活的反映。这首诗是作者隐居鹿门山时所作,他被一位村居的朋友邀请到家里作客,因而写。
【诗五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4.诗五首的教学设计
6.燕子课时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