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题如何记忆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科学课题如何记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散文诗的文体特点。

  2、整体把握,深刻领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授课方法] 诵读、讨论

  [讲授新课]

  一、导入新课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人们在经历了十年浩劫之后,开始深刻的反思。人们所反思的,是民族的发展,人生的价值,自我的归宿,特别是自我的精神归宿等重大的问题。作家韩少华也参与到反思的行列中,他怀着诗人的敏感与豪情,从“记忆”这个角度,对纷繁的社会现象和人类品性,作了形象的、鞭辟入里的剖析,写下了《记忆》这篇散文诗。

  二、作者简介

  韩少华,1933年生于北京,中国作协会员。1947年于北京二中就读时开始发表文学作品,毕业后留校任语文教师,在职期间先后在中国人大新闻系旁听和北京电大中文系就读,至60年代初乃有作品发表,其中《序曲》被认为是其成名作。新时期以来,创作以散文为主,兼及报告文学和小说,曾获得首届和第二届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以及散文,讽刺小品、儿童文学和小说等多项创作奖。作品集有《韩少华散文选》、《暖晴》、《碧水悠悠》等。其中有些作品已被选入国家正式教材,介绍到海外华人读书界,并译为英、法、日等国家。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匍匐 狭隘 耕耘 酝酿 作孽 真谛

  执拗:坚持己见,固执任性。

  清醇:清澈无杂质。

  泯灭:形迹、印象等消灭。

  冠冕:古代皇冠或官员的帽子;比喻受人拥戴或出人头地。

  2、文章简介:

  本文是一篇哲理性很强是抒情散文。话题是“记忆”,内容涉及的却是人生的真谛。文章由一个“年轻的朋友”的三处设问展开的,请大家找出这三个设问。

  ①、记忆,是什么?

  ②、这说的都是忘却——记忆呢?

  ③、记忆究竟是什么?

  教师总结:文章采用第一人称“我”的写法,“我”与“你”面对面亲切交谈,一问一答,这种“谈话体”的表达方式,有助于缩小读者与作者的距离,使读者倍感亲切,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作者的感染和熏陶,并由此对“记忆”产生更真切的了解和认识。

  四、分析课文

  1、“记忆,是什么?”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开头部分

  教师总结:文章开头,“年轻的朋友”询问我记忆是什么,但作者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到四种人对记忆的“忘却”。他们有的人因病而失去记忆;有的人在良心上作了记忆的叛徒;有的人舍弃记忆而遁入空门;还有的人在“无意”中遗忘了人民的疾苦。因此,要谈“记忆”,就必须把这些“记忆”的叛徒排除在外,从而暗示了只有热爱人生、积极进取的人才有资格谈论“记忆”,才有可能真正懂得“记忆”的真谛。

  2、“这说的都是忘却——记忆呢?”

  要求:学生朗读8-11自然段,体验作者的内在情感。

  连用4个排比句从不同侧面(重量、体积、色彩、标价)揭示了“记忆”的特征,而且认定,“记忆”对不同的人确有不同的意义和作用。

  3、“记忆究竟是什么?”

  要求:学生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灰烬”、“流水”、“落花”三个意象),并结合作者对“记忆”的看法谈谈你对这番话的理解。

  首先,巧妙地运用比喻手法说“记忆”是“灰烬、流水、落花”;

  其次,引入两个有关记忆的传说,开始触及记忆的核心话题——记忆的本质;

  再次,对怀有各种记忆的人做出评价,进一步揭示记忆的真谛。作者就是这样迂回婉转,层层深入地揭示主旨的。(即我们应该留给自己和他人怎样的“记忆”!)

  [课堂小结]

  1、文章到结尾也没回答什么是记忆,只是把记忆当作了文章线索,论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就是文章隐含的意图,言在此而已在彼;这就是本文的特别之处:不是解答“记忆”的概念,而是揭示记忆所蕴含的`哲理。

  关于记忆(做人)的真谛,文章没有现成的回答,需要自己去分析归纳。大意是:记忆是衡量人的高下、贵贱、美丑的尺度;在人们的记忆中,庸人、叛徒、蠢货、懦夫将遭唾弃,大公无私、乐于奉献、勇于献身的人将流芳百世。

  2、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题材,是诗歌的一种。内容富有诗的意境。写法同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但注重语言的节奏。

  [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抄写自己最欣赏的句子,并熟读成诵。

  [板书设计]

  1、表明作者思路的三个设问句:

  ①、记忆,是什么?

  ②、这说的都是忘却——记忆呢?

  ③、记忆究竟是什么?

  2、做人的真谛:我们应该留给自己和他人怎样的“记忆”。

【科学课题如何记忆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科学小课题研究报告

2.科学课题小研究报告

3.课题学习重心教学设计

4.课题三教学设计

5.科学快乐教学设计

6.《亲历科学》教学设计

7.语文课题阿德的梦教学设计

8.语文课题师说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