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甜的泥土》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教学目标:

《甜甜的泥土》的教学设计

  1.熟悉课文情节。

  2.感受人物形象。

  3.探究作品主题与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1. 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无私、宽厚的母爱,理解人间的至亲至爱无所不在,无处不在 的主题。

  2. 进一步探究作品的主题。

  2.新奇的立意。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四幅图片。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不是缺乏爱,而是缺乏感受爱的心灵。)

  二、预习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

  2.划出重点生字词。

  3.分别以“王小亮”和“奶糖”的口吻,用第一人称复述课文讲述的故事。

  4.理清课文思路。

  (故事的情节都与“奶糖”有关,概括一下本文写了和糖有关的几个故事片断。)

  送奶糖 ——吃奶糖——埋奶糖——化奶糖

  三、探究研讨

  1.课文写的小亮“过去的妈妈”是一位怎样的母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她对王小亮的“至爱亲情”?

  一位离异后,很久没有见到自己儿子的母亲。她非常相信自己的儿子,是一位具有无私、宽厚而博大母爱的母亲。

  神态描写

  行动描写

  2.熟悉王小亮。

  (设置情境)以小组为单位组织一个采访节目

  角色分配:小组长模拟节目主持人提问 ,小组组员模拟王小亮回答。

  提问储备

  a.今年生日你收到了特殊的生日礼物,你怎么知道是妈妈送的?

  b..你特别珍惜这包糖,为什么不留着自己慢慢吃,还要分给同学和老师?

  c.你平时生活得怎样,你的爸爸和现在的妈妈对你好吗?

  d. 如果能满足你一个愿望的话,你此时最强烈的愿望是什么?

  ①这包糖是王小亮“最喜欢吃的糖”,也只有王小亮“过去的妈妈”才知道儿子最喜欢吃奶糖。

  ②当王小亮吃了糖后,当晚就梦见了过去的妈妈笑着回来了。

  小亮是一位懂事、坚强、机智、可爱的小朋友

  3.“……那泥土,甜丝丝的”,这甜丝丝的泥土里蕴含、寄托着什么?

  妈妈对小亮的至爱至情,滋润了小亮伤痛的心田,甜丝丝的泥土里蕴含着温暖、无私、宽厚、博大的母爱。

  4.小亮享受到的只有他“过去的妈妈”给他的爱吗?

  还有学校的老师、传达室的老头…… 对小亮的关爱。

  “坤为地,为母”,大地是母亲,母亲的胸怀、母亲的爱像大地那样宽广,我们身边的至情至爱也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无所不在,无处不在。

  5.我们来谈谈我们自己身边的爱。

  先说一个简短的事例,注意表达出一个感人的情境,然后再用富有哲理的、诗意的语句表达。

  如:我的爸爸妈妈在外地工作不能回家,我只有在周末才与他们接通电话,每一次听到他们的声音我都会感到很幸福,我觉得家就是一段长长的电话线,这头是我,那头是爸爸、妈妈。那电话里分明有一种甜美的味道。

  6.大胆质疑。(充分展开,自由发表见解)(以此展开主题探究)

  小说前面写到:王小亮的亲妈妈把糖放在“大襟棉袄口袋里,掏出一包裹得很紧的、还带着体温的糖”。奶糖放在棉袄口袋里未能融化,现在埋藏在地里却融化了。难道地温回升能超过体温吗?

  (希望能够引导人们关注一类家庭、关注一个群体,给他们获得生活的勇气与动力;只要自己的心中有爱,你就能够发现爱,享受到爱……)

  7.本文短小精悍,全篇没有一句废话,似乎每一句话都是作者精心布局的结果,请讨论一下:为了表现人物形象、突出主题,作者有哪些精心的安排?

  ① 运用伏笔:“残雪”;“一动不动,宛如一座雪雕”;不知道孩子是几年级几班;孩子“张了嘴的破鞋都甩掉了”等。

  ② 对比手法:小亮“过去的妈妈”在学校放学前后的对比;前后两个妈妈的对比;妈妈与爸爸的对比;小亮埋糖、挖糖前后的对比;传达室老头对小亮妈妈前后态度的对比。

  ③ 环境描写:冷——已经立春

  ④ 诗化的结尾:意蕴丰富,给人无穷的联想,寄托着美好的的感情和愿望。

  ⑤ 神态、行动、语言描写。细节描写。

  四、放飞想像

  1.王小亮分奶糖给老师和同学们吃的时候,同学们都很高兴,“只有老师悄悄背过了身”,请你发挥想像,揣摩一下老师当时的心理。

  五、盘点收获

  1.表现手法的运用。

  2.感受了伟大的母爱与人间的至情至爱。

  板书设计:

  甜甜的泥土

  黄飞

  一包奶糖

  ↓

  甜甜的泥土

  ↓

  宽广博大的母爱

  ↓

  人间的至情至爱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