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文《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1-08-31

  【教材简析】

语文课文《小蝌蚪找妈妈》的教学设计

  《小蝌蚪找妈妈》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能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低年级阅读教学提出了如下教学目标: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读物中的图画和音像材料阅读;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本课的教学就是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借助插图、音像等手段,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角色,从而感知青蛙的变化过程。在教学时,教师应少讲、精讲,留给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独立思考的时间。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激情导

  1、同学们,老师想请大家猜个谜语,谜面是:大脑袋,圆肚子,细尾巴,黑身子。变变变……长出四条腿,丢了细尾巴。吃饱了,呱呱呱呱,抓害虫,顶呱呱。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看看小蝌蚪找到的妈妈是什么样子呢?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放录音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3、选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同位听,比一比谁读的好?

  三、图文结合,讲读课文

  1、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⑴ 思考:小蝌蚪什么样子?

  ⑵ “快活地游来游去”是什么样子呢?请你想像一下,做这个动作。

  展示相应的去画课件

  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⑴ 学生自读这一自然段,这段有几句话?每句话写了什么?

  ⑵ 分组进行讨论。

  (这自然段有3句话,先写了小蝌蚪的变化;然后写他遇到了谁,并向他打听自己的妈妈在哪里;最后写出妈妈的特点。)

  ⑶ 出小蝌蚪和鲤鱼的对话,想像他们谈话时的语气,试着读一读。

  (同时播放相应的课件)

  (小蝌蚪有礼貌、询问的语气;鲤鱼阿姨和蔼、沉着、有把握的语气。)

  ⑷ 生练读,分角色表演。

  3、依照以上的学习方法,分组合作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

  ⑴ 小蝌蚪又向谁请教呢?

  ⑵ 小蝌蚪又有什么变化?把有关的语句画出来。

  4、汇报交流自学情况。

  ⑴ 小蝌蚪找到乌龟,乌龟告诉它,它的妈妈头顶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

  ⑵ 小蝌蚪看见大青蛙,找到了妈妈。

  ⑶ 用自己的话说说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⑷ 按下面的练习,说一说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他们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 ),又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 ),没过多久,( )不见了,变成了一只只能捉害虫的( )。

  5、观看多媒体课件,了解青蛙的变化过程。

  四、感情朗读,加深理解

  1、重点指导小蝌蚪与鲤鱼阿姨、乌龟和青蛙妈妈的对话。

  (青蛙妈妈的语气是亲切、慈爱的)

  2、随多媒体课件朗读。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4、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课堂小结

  小蝌蚪为了寻找妈妈,不断地探索,靠着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地去发现,不断地去探究,才能取得成功。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家长听。

  七、板书设计